(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宏观动态报告:德国大选意味着什么?》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2025年2月23日,德国提前举行联邦选举,根据初步结果显示,德国保守党联盟党(CDU/CSU)得到28.5%的投票成为议会第一大党赢得全国大选,其领导人弗里德里希·默茨有望成为下一任德国总理,极右翼德国选择党(AfD)位居第二,得票达到20.5%,为该党有史以来最好成绩。
大选结果代表什么?此次选举凸显德国保守主义和民粹主义的抬头。前左翼执政联盟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遭遇重大滑铁卢,社民党得票率下降9.4%、绿党下降2.4%、自民党下降6.7%,分别获得120席、85席和0席。而保守派的联盟党和极右翼民粹主义的选择党得票率分别上升9.7%和10.1%,分别获得208和152席。通过出口民调来看,经济低迷和移民问题是选民的主要担忧。选择党在年轻人和德国东部有较高支持率。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德国联邦议院共有630个席位,执政党(联盟)需要保证票数过半得到议会多数。目前联盟党将在联邦议院获得208个席位,因此他们需要与另一个政党结成执政联盟,以确保在联邦议院获得316个席位。联盟党已经排除了与德国选择党结成联盟的可能性,称这是极右翼的“防火墙”。根据最终的席位分配情况,与社民党结成双向大联盟或包括绿党在内的三方联盟是最有可能的选择。
联盟党政策理念如何?
外交政策:主张加强与美关系,但有强调欧洲自主的重要性,整体或更加鹰派。联盟党主张加强与美国的关系,并与法国和波兰恢复合作。扩大国防开支,承诺遵守北约规定的国防开支至少占国内生产总值2%的配额;同时希望恢复义务兵役制,提倡建立欧洲导弹防御系统。俄乌问题上,联盟党表示要向乌克兰提供外交、金融、人道主义和军事援助,授权乌克兰使用远程导弹攻击俄罗斯本土。对华态度上也更加鹰派,表示在贸易问题上过于依赖中国,在欧盟电车关税政策上抨击本届执政联盟的投票站位。
经济政策:提倡减少监管,鼓励投资并降低能源价格以促进经济发展。财政方面,联盟党希望将企业所得税从平均29.9%削减至最高25%,保留已婚夫妇税收优惠,为儿童提供更多税收优惠。同时反对前任政府的“债务刹车”政策,不希望限制德国财政支出。能源方面,该党主张取消欧盟计划中的内燃机禁令,审查车辆排放限制,避免对车企进行处罚,同时扩大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希望降低能源价格,废除逐步淘汰家庭油气供暖的法律,降低电力税和电网费用,扩大可再生能源、电力储存和核能研究。科技方面,默茨认为数字化转型是德国工业复兴的关键,通过去监管振兴德国科研能力。
移民政策:主张加强边境管控,驱逐非法移民。移民问题上联盟党相对强硬,主张加强边境管控、加快庇护申请处理速度,并将非法移民驱逐出境。呼吁改革欧洲庇护法,建议在安全的第三国而非欧盟境内处理庇护申请。但同时提议关闭宣扬仇恨和反犹太主义清真寺,对右翼和左翼极端团体采取更强有力的行动。
新政府对欧洲有什么影响?首先,如果联盟党自身的政策都能够顺利推行,大财政和减税、去监管政策将有助于德国制造业的复苏,但保守主义的外贸政策留下隐患。其次,目前特朗普对同属于保守主义的默茨表达了祝贺,然而虽然两边都属于保护主义,但“美国优先”和“欧洲优先”的冲突性并不利于双方成为像此前一样的紧密关系,结合特朗普要征收的“对等关税”政策,也将损害德国经济。最后,目前联盟党的首要任务是组阁,普遍预计联盟党将与即将离任的德国总理朔尔茨领导的社会民主党(SPD)组成联合政府。但由于社民党是中左翼,因此两党在移民、经济、财政等政策上可能存在分歧,或影响执政党的稳定性和政策实际的落实情况,一旦执政联盟发生危机,将再度影响德国经济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