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农银国际证券《每天导读》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昨天美国股市三大指数均下跌,其中道指跌幅较大。沃尔玛业绩展望差过预期,引发投资者对消费需求的担忧。昨天欧洲三大股市均个别发展。昨天恒指及国指均下跌,其中国指跌幅较大。科技股领跌恒指。昨天上证综指及深成指个别发展。沪深300指数各行业指数中医药卫生指数领涨,电信业务指数领跌。昨天沪股通北向交易额度余额充足,南向净卖出2.11亿港元;深股通北向交易额度余额充足,南向净卖出61.31亿港元。今天将公布欧元区2月制造业PMI初值及欧元区2月服务业PMI初值。
主要经济资料公布
主要新闻总结
美国财长贝森特:距离提高长债发行占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周五将与中国对口官员首次通话
美联储官员Musalem:通胀率停滞在2%上方的风险加剧˙中国央行称要创新宏观审慎政策工具
美联储官员Bostic预计今年会降息两次˙中国总理李强称要以更大力度提振消费
欧盟贸易主管称愿与美国合作降低关税˙中国央行、国家外管局纷纷承诺支持民营企业融资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表示,鉴于当前面临通胀上升和美联储量化紧缩计划等障碍,在政府债券发行中提高较长期限美债的占比尚需时日。“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会看看市场想要什么,”贝森特在接受彭博电视的Bloomberg Surveillance节目采访被问及提高美国国债长债发行占比时表示,“它会路径依赖。”(彭博)
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Alberto Musalem表示,政策应该保持“适度的限制性”,直到通胀明确地朝着美联储2%的目标迈进。他认为进展停滞甚至逆转的风险加剧。Musalem强调,他的基准情境是在劳动力市场稳健的情况下通胀继续向2%迈进。不过他指出,即将到来的政府政策变化可能会对经济路径产生重大影响。(彭博)
亚特兰大联储行长Raphael Bostic预计美联储会在2025年两次降息,尽管围绕这一预测的不确定性已经上升。“虽然这是我的基线预期,但有很多事情会发生,可能会在两个方向对这一预期产生切实影响,”Bostic在与记者的电话会议上说。(彭博)
欧盟贸易负责人表示,欧盟愿意与特朗普政府合作达成协议,以降低工业品关税并增加对天然气和大豆等美国商品的进口。欧盟贸易专员Maros Sefcovic表示,欧洲准备考虑降低对汽车在内的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Sefcovic在前一天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贸易团队举行了会谈,他表示,汽车行业在讨论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彭博)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表示周五将与自己的中国对口官员首次通话,他还重申了华盛顿长期以来的呼吁,即北京方面应通过促进国内消费来实现经济再平衡。“我明天上午是要跟我的中国对口官员进行第一次通话,所以我期待非常富有成效的讨论,”贝森特周四接受彭博电视的“Bloomberg Surveillance”节目采访时说。(彭博)
中国人民银行2月17日至18日召开2025年宏观审慎工作会议,称要加强宏观经济金融分析研判,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健全宏观审慎政策体系,创新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维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彭博)
央视报道,中国国务院进行以大力提振消费、扩大国内需求为主题的专题学习,总理李强在主持学习时称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以更大力度和更精准措施提振消费,持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彭博)
根据中国央行发布的新闻稿,行长潘功胜主持召开会议,要求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规模,支持民营企业发行科创债券、绿色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融资工具。要求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增信制度,提升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效率。(彭博)
在特朗普政府采取类似措施后,由于担心廉价产品大量涌入市场,韩国寻求对一些中国钢铁产品和生产商实施临时关税措施。根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声明援引初步调查,中国做法损害了韩国钢铁行业。声明称,政府将寻求对进口自中国的热轧钢板实施最高38.02%的临时关税。(彭博)
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势将进军印度市场,未来几个月将数千辆汽车运往孟买附近的一个港口,这将是特斯拉在印度市场的首次亮相。知情人士称,这家美国汽车制造商计划在今年第三季度左右开始在孟买、德里和班加罗尔这三大城市销售这些汽车。(彭博)
联想集团去年第四季度利润超预期,显示人工智能(AI)基础设施支出正在帮助全球个人电脑(PC)市场摆脱长达数年的低迷。联想集团第四季度净利润增长逾一倍,至6.927亿美元,远高于分析师预估均值3.65亿美元。营收增长20%,达到188亿美元,也超出预期。(彭博)
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Kevin Hassett预计,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可能在接下来10年给美国带来5,000亿至1万亿美元收入。Hassett指的是特朗普加征10%关税以及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之举。(彭博)
港股港股
来源:彭博、农银国际证劵
陈宋恩及周秀成作为本研究报告全部或部分撰写人,谨此证明有关就研究报告中提及的所有公司及/或该公司所发行的证券所做出的观点,均属分析员之个人意见。分析员亦在此证明,就研究报告内所做出的推荐或个人观点,分析员幷无直接或间接地收取任何补偿。此外,分析员及分析员之关联人士幷没有持有(除以下披露权益)研究报告内所推介股份的任何权益,幷且没有担任研究报告内曾提及的上市法团的高级工作人员。
农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及/或与其联属公司,曾在过去12个月内,与建设银行,光大银行,中金公司,农业银行,中信建投,工商银行,华泰证券,广发证券,中国人寿,广汽集团,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国泰君安,中国中冶,中国铁建,民生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