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华联期货《宏观周报:社融统计口径变化》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周度观点
2025年1月的M2增速为7.0%,相比上月的7.3%有所下降;M1增速为0.4%,统计口径纳入个人活期存款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在连续9个月为负后,终于首次转负为正。M1-M2的剪刀差也继续收窄至-6.6%。M0余额14.23万亿元,同比增长17.2%。M0余额和同比增速都明显上升,市场现金活跃度进一步提高。
从同比数据来看,按照可比口径回溯后,24年10月后的M1增速跌幅就已经开始逐渐收窄,而去年12月的M1增速已经提前转正至1.2%,25年1月继续保持在正值上。
2025年1月的社融存量增速为8%,和上月的8%相同;1月的社融增量为7.06万亿,高于去年同期的6.5万亿,在高基数下仍有所增长;主要是得益于政府债券发行的明显提速。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4935亿元,低于去年同期的6272亿,表明居民购房等长期消费信贷需求有所放缓;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4.78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3.46万亿元,高于去年同期的33100亿,显示企业有较强的长期投资意愿和资金需求。不过,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2008亿元。
2025年1月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从1.57%涨至1.86%,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从1.65%涨至2.16%,资金面相对趋紧,市场资金成本有所增加。同时,同业拆借、现券和回购日均成交同比下降,反映市场交易活跃度有所降低。
2025年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1%,比上月下降1.0%,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这主要是受到春节假日临近、企业员工集中返乡等因素影响。
具体而言,生产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3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生产活动有所放缓;新订单指数为49.2%,比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回落。不过,从行业来看,金属制品、专用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51.5%,仍处于扩张区间,展现出较强的发展活力。
值得关注的是,价格指数双双回升。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49.5%和47.4%,比上月上升1.3和0.7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两个价格指数均大幅回升至景气区间,纺织服装服饰、造纸印刷及文教体美娱用品等行业两个价格指数持续位于扩张区间,可能预示着后续市场行情的好转。
虽然1月制造业PMI整体有所下降,但企业预期回升明显。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3%,比上月上升2.0个百分点,升至较高景气区间,表明多数制造业企业对节后市场发展信心较强。特别是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相关企业对未来市场预期更为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