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德邦证券《2025年1月金融数据点评:社融信贷“开门红”,逐步走出“弱现实”》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1月,M2增速下降,新口径M1增速回落,社融增速持平,信贷增速下降,新房销售不高居民贷款需求有限,置换债减少企业贷款大幅增加。M1口径调整落地,后续看化债、预期和物价。后续宽货币确定性较强,短期降准可行性或高于降息。社融信贷“开门红”过后,“弱现实”可能出现变化。
新房销售不高居民贷款需求有限,置换债少企业贷款多。1月贷款投放主要呈现两个特征:其一,春节错位新房销售不高,居民中长贷同比少增。1月新房销售不高,居民中长贷需求有限。其二,置换债少贷款多,企业贷款需求或较好。1月新发用于置换隐债的地方债规模明显缩小,同时企业贷款多增,票据利率上行,或印证了隐债置换和企业贷款确实存在互相替代的现象。开年项目储备集中释放、春节靠前企业结算员工薪酬奖金等需求也可能是1月企业贷款较强的影响因素。
贷款和政府债净融资均较强,社融创历史新高。1月社融创历史新高,贷款投放和政府债净融资均较强,政府债净融资也在春节错位的前提下高于去年。直接融资方面,1月非金融企业债券净融资和股票融资均同比小幅多增,可以观察到除未贴现承兑汇票外,1月社融各主要分项均同比多增,指向实体融资需求或较强。
社融信贷“开门红”助力基本面改善。向前看,社融信贷的超预期表现有望带来“强预期”的稳定和“弱现实”的改善,后续重点关注(1)M1和企业盈利能否趋势回升,这是企业资本开支意愿上升的重要指向;(2)价格水平,主要是核心CPI能否趋势回升,这是观察政策效果和资本市场表现的关键变量。
后续M1趋势短期看化债和预期,中期看物价。对于后续M1增速趋势,我们认为一方面取决于化债措施的影响释放;另一方面取决于微观实体经济活跃度的变化,短期内的关键变量或是对两会政策的预期,中期内的关键变量或将是价格水平走势,价格水平影响市场主体体感,进而对居民消费行为和企业投资行为产生影响,并通过个人活期存款和单位活期存款影响M1。
债市:“弱现实”可能正在修复。考虑到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化逆周期调节”的表述,我们认为后续增量宽货币的确定性较强,但也要注意,短期内人民币汇率若承压可能成为降息的掣肘,降准的可行性或更高。在中期维度,我们建议谨慎考虑利率上行风险。春节前后,我们观察到地方两会积极部署2025年工作计划、开年准财政发力、春节消费表现亮眼、春运热度较高、诸多城市房价出现跌幅收窄或阶段性转正等积极迹象,再结合社融信贷“开门红”,宽信用得到验证,我们认为,这些都指向基本面筑底已经确认,经济将逐步走出“弱现实”。后续观察M1、企业盈利和物价这三个关键变量的进一步改善情况,来跟踪“弱现实”的修复节奏。
风险提示:(1)国内货币政策变化超预期;(2)海外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变化超预期;(3)信用违约事件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