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银行业行业深度报告:全国两会前瞻-银行业视角下的七个政策维度》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要:
聚焦扩内需、促消费,两重两新是重要抓手,信贷需求面临改善契机:2025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有17个地区将扩内需作为2025年第一任务,尤其是提振消费。参考地方两会,两重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将为重点工作。扩内需政策刺激下,短期零售消费贷需求有望回暖;项目投资增加撬动相关基础设施配套融资,拉动企业中长期贷款需求。与此同时,零售信贷不良风险仍需关注。
地方化债将稳妥推进,对银行资产质量形成支撑:多地均指出要用好国家化债政策工具,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12个化债重点地区中,宁夏提出2025年率先退出高风险省区,其他大部分地区均强调要严控新增隐债。目前,2025年2万亿化债资源发行工作已启动,地方债务风险有望进一步缓释,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腾挪更多资源和政策空间,利好银行资产质量。
信贷资源继续向五篇大文章倾斜,信贷结构优化加快:推进以科技金融为首的五篇大文章建设将是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方面。目前,五篇大文章各领域政策框架基本健全,成效持续显现。江苏、四川等地区域红利优势显著,重点领域信贷需求旺盛,有望持续为当地区域性银行扩表提供强劲动力。
房地产盘活存量加力实施,风险有望缓释:在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导向下,2025年各地城中村改造和收储盘活存量土地和商品房工作有望继续提速,山东等8省区计划改造城中村合计66.56万套(户)。结合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加力推动,房企流动性有望进一步改善,银行地产相关风险敞口有望持续受益。
中小银行化险力度不减,维护金融系统稳定性:21个省区明确提及防范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其中吉林计划彻底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2023年末357家高风险银行中,96%为农村中小银行,结合2024年金融监管总局提出要减小农村中小银行机构数量和层级,预计中小银行兼并重组力度有望加大。
发行特别国债增资大行有望在全国两会审议,资本补充进程加快:参考往次特别国债发行规模,预计本次特别国债发行规模在1-1.5万亿元;测算增资后六大行平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有望提升1.5-1.97个百分点至13.40%-13.87%。参照资本充足情况,预计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先行落地概率大。我们认为增资可用于化债、信贷投放或提高分红,对银行估值改善形成有力支撑。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收官,市值管理加力重塑银行估值:国企改革是2025年各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其中,上海首次将强化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央国企改革考核中市值管理正向激励增强,力度有望持续加大。同时,中长期资金入市将继续成为银行市值管理兑现、红利行情延续的抓手。
投资建议:扩内需促消费预计为全国两会焦点,银行信贷需求有望改善。地方化债、房地产盘活存量、中小金融机构化险力度不减,利好银行资产质量。金融支持五篇大文章继续完善,信贷结构加速优化。大行增资有望推进,提高信贷投放和风险抵御能力。市值管理加力重塑银行估值。我们继续看好银行板块配置价值,维持推荐评级。个股方面,推荐工商银行(601398)、建设银行(601939)、邮储银行(601658)、江苏银行(600919)、常熟银行(601128)。
风险提示:经济不及预期,资产质量恶化的风险;利率持续下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