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10%关税加征对A股的结构性冲击:中美关税再升级:A股出口链“压力测试”》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中美关税再升级:2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对进口自加拿大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但加拿大能源产品的关税为10%;对进口自墨西哥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此外,美国还取消了对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小额进口商品的“最低限度”免税政策。2月4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决定将暂缓对加拿大产品加征关税,为期至少30天。
美国从中国进口商品的结构:(1)按美国海关统计的数据,2017年美国自中国进口总额5051.65亿美元,占美国自全球进口金额的21.6%;2023年,美国自中国进口总额4268.85亿美元,占美国自全球进口金额的13.9%,占比较2017年下降7.7个百分点。(2)按SITC一级分类来看,美国进口自中国的杂项制成品占美国全部进口杂项制成品金额的26.4%,比较2017年下降13.18个百分点;其次,机械和交通运输设备,自中国进口金额占美国全部进口金额的17.0%,较2017年下降9.47个百分点;以材料分类的制成品相应占比为14.2%,较2017年下降6.84个百分点。上述三类产品美国对华依赖度均高于整体占比,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对华依赖度下降幅度也较高。(3)按商品进口金额分布来看,2023年,美国自中国进口的全部商品金额中,机械和交通运输设备占52.2%,占比较2017年下降0.86个百分点;杂项制成品占比28.2%,占比较2017年下降1.58个百分点;以材料分类的制成品占比10.4%,占比较2017年下降0.30个百分点。
测算加征10%关税的影响:(1)从中长期来看,美国加征关税会导致美国自中国进口金额下降。根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数据,在上一轮贸易摩擦期间,美国对中国进口产品的平均关税从2018年8月前的3.8%上行至2020年2月的19.3%。如果以该数据为准,则2023年美国自中国进口的产品价格上整体较2017年上升14.9%,而进口金额下降了15.5%,可以倒推出进口数量下降了26.5%,即美国自中国的进口需求价格弹性大约为-1.77。本次美国对中国加征10%关税,从中长期来看,美国自中国的进口数量预计将下降17.7%,进口金额则可能下降约9.47%。(2)尽管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导致美国自中国进口金额总体降低,但中国通过转口贸易将商品出口至亚洲其他国家、拉丁美洲等地区,可有效缓解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加征关税对A股的影响:短期资本市场重现避险交易,A股或将面临结构性
压力,出口依赖度较高的行业如消费电子、机械设备、纺织服装的企业利润或将因成本上升或订单转移而承压。中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弹性及政策支持有望缓解部分冲击国内市场主导的板块,如基建、半导体自主可控或将受益于内需刺激和自主化政策。
加征关税或将导致抢出口现象:与特朗普竞选期间提出的将对中国加征高达60%的关税相比,本次加征10%的关税幅度相对温和。鉴于未来关税政策存在不确定性,企业在短期内可能会延续之前的“抢出口”策略,试图在关税可能进一步升级之前尽量减少影响。
风险提示:海外降息不确定风险;特朗普新政策不确定风险;地缘因素扰动风险;市场情绪不稳定风险;国内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