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招商银行《高端装备之船舶工业专题:造船行业三问:景气度、绿色化、内河船舶》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轮造船市场高景气持续性?中期内仍有望延续,关注供给侧边际变化。
需求端,船东有需求、有能力持续投资船队更新,“老船更新+绿色化”及船公司良好的财务表现将支撑造船市场的需求。供给端,全球造船产能触底回升,但中短期内扩产相对适度,造船厂仍有望维持较高的产能利用率。高基数下新造船订单增速将放缓或转负,但新造船订单量仍有望维持在中高位水平。
对于造船企业,头部造船厂未来3年作业量有所保障,收入端量价齐升以及成本、汇率走势将对船厂盈利能力提供支撑。造船厂营收变化相较于新造船市场具有滞后性,船厂景气度有望延续,但仍需警惕船东过度投资带来的交付风险。
航运绿色化影响?碳排放成本持续抬升,航运脱碳势在必行。
国际海事组织(IMO)及欧盟的航运减排目标确立,船舶使用替代燃料是实现航运脱碳业的必然选择。替代燃料的选择复杂,替代燃料方案将持续多样化。目前LNG动力船舶仍占据主要市场,甲醇动力船舶开始规模化应用,远期或将进一步走向液氨、液氢等低碳/零碳燃料方案。
航运绿色转型短期受阻,2024年甲醇动力船舶订单占比略有回落,关键问题在于绿色甲醇的经济性及供应可靠性。当前绿色甲醇燃料价格高企,未来电制绿色甲醇价格下降空间大,并且随着航运碳减排标准日益趋严,航运碳排放成本持续抬升,船用绿色甲醇燃料将逐渐具备经济性。全球绿色甲醇规划产能急剧扩张,其中中国占比接近一半,但项目落地仍存疑,船用燃料供给仍有可能存在缺口。
内河船舶的变化?大型化、绿色化更新加速。
内河航道等级提升持续推动内河船舶大型化。航运业的规模效应驱动内河船舶大型化持续推进。未来随着我国水运建设提速、内河航道等级提高,可通航船舶吨位持续提升,内河船舶大型化有望加速。
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加速内河船舶绿色化进程。2024年发布的补贴政策可基本覆盖部分新能源船型初始投资的增量成本,新能源船型已具备一定的经济性。目前纯电池动力船舶应用范围受限,适用于中小型短途小载量船舶;LNG动力船舶仍将是现阶段更具备可行性的主流选择。
业务建议和风险提示:(本部分有删减,招商银行各行部请登录“招银智库”查阅,或联系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