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东海证券《宏观双周报:三大事件靴子落地,关注基本面的兑现》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核心观点:近两周内,国内10月部分经济数据先后公布,PMI反映预期回升,但通胀水平以及进口增速均维持低位,反映出政策的累积效应仍待兑现。美国大选、美联储议息会议、国内化债规模,这三大重要事件也接连落地,市场不确定性逐渐消除,定价或重归基本面。特朗普上任后,关税政策或使外需存在不确定性,凸显内需政策加码的重要性。而其上任前,美联储降息路径仍然较为明确,国内货币宽松依然在窗口期。展望来看,10万亿元的化债规模或基本消除债务风险,预计央行将配合增加流动性投放,同时价格水平回升的重要性也得到强化,货币财政将形成合力,近期需关注首批化债规模的安排和经济数据改善情况。
大力度化债除风险。人大常委会会议闭幕,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化解地方政府债风险的具体政策及内容。二项专项债措施合计消化隐性负债10万亿元。从化债的节奏上来看,呈现为先快后缓,反映出了短期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逆周期力度相对更大。不过在化债的过程中,也强调不新增隐性债务作为“铁的纪律”,反映出积极政策下,仍需保持纪律性,有利于维持财政的长期健康。从影响上来看,有利于释放地方财力约束空间,地方政府或有更大动力多举措推进惠民生、促消费、稳投资等举措。除此之外,中央加杠杆仍有空间,我们认为2025年有望突破常规年份3%赤字率的约束,具备明显的上调空间。
房地产政策或加快落实。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提到的税收政策,有望推动降低新房二手房的交易成本,专项债支持收储有望增加房地产去库的力度。此前11月1日,住建部公布了10月新房网签成交量自去年6月以来首次转正,同比0.9%。
通胀有结构性亮点,但价格水平整体仍处低位。10月,CPI当月同比0.3%,前值0.4%,PPI当月同比-2.9%,前值-2.8%,总体反映内需仍然不足。不过拆分结构来看,CPI受短期食品回落的拖累影响较大,核心CPI有企稳的迹象;PPI受生活资料拖累较大,或受双十一周期拉长以及降价促销的影响,下游需求企稳通常也会慢于中上游,生产资料环比上涨。央行2024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对于价格回升的重要性有所加强,报告提到,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财政化债规模已确定,后续稳增长的措施有望加速落实,价格回升的确定性依然较强,关注点可能主要在于斜率。
美国大选落幕,特朗普当选或加大外需不确定性。除了特朗普胜选外,共和党有较大可能拿下参众两院,将使其任期内政策推行的难度降低。政策主张中,关税、移民、减税是核心,而最先落地的可能就是移民政策。对美国来说,特朗普的政策主张有望维持美国经济韧性的同时,也将带来两大隐患。一是通胀压力可能会明显上升;二是财政赤字可能会明显扩大,并不利于美元体系的稳定。对于中国来说,首当其冲的将是外需受到影响。虽然10月出口增速进一步提升至12.7%,不过背后有受到台风影响消退,以及基数回落的影响。9-10月结合来看出口略有回落,但仍有韧性。关税政策的年内影响可能仍相对有限,但或对明年出口形成扰动,凸显内需回升支撑经济的重要性。
美联储如期降息,但隐含通胀担忧。当地时间11月7日,美联储降息25bps,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但会议声明中的措辞调整,或隐含了美联储对于通胀前景并不明朗的预期。从美国三季度GDP以及10月非农的表现情况来看,仍在软着陆的范畴内。由于特朗普宣誓就职至其主张政策的落实仍有一定时间,短期来看美联储可能延续此前的降息节奏,但明年下半年或存较大不确定性。对国内来说,货币政策宽松依然在窗口期。
不确定性因素落地后,A股定价或重回国内基本面。近两周,A股震荡上行。近10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上涨4.62%,同期创业板指上涨3.69%,科创50指数上涨3.47%。A股的分化仍在延续,受政策驱动,行业景气度在底部的相关行业反弹明显。美国大选这一靴子落地后,A股情绪上明显好转,而周五前市场博弈财政化债的规模。后续来看,仍需关注增量政策的累积效应在基本面上的反映。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风险;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