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央地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频亮相解读:区域发展领导体制迎来重要变革》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要:
区域统筹发展迎来新机构-央地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近日,甘肃、江西等省陆续召开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会议,地方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相继亮相。追溯到2023年,首个以“中央”命名的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正式在公开场合亮相。中央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的理念得到进一步加力。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理念转向更加注重均衡性:建国初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采取均衡性思路,在内陆地区布局众多工程。改革开放后,采取东部地区优先发展战略,沿海和内陆发展差距逐渐拉大。以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标志,我国区域经济转向注重均衡性。十八大以来,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为统领,区域经济发展理念迎来更高维度的均衡。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取得重要成果:首先,是四大战略有机协调的区域发展格局日益完善,区域发展政策趋于系统化、精细化、个性化。其次,各区域在发展中不平衡性开始收敛。表现为一是改革开放以来,东、中、西以及东北各区域GDP总量和人均GDP均实现大规模增长。比如东部GDP总量增加了65.1万亿元,增长了429.6倍。二是各区域发展差距在经历一段时间扩大后整体呈缩小趋势。东部地区GDP总量与其他地区的比值在2005年前后整体进入下降阶段,区域发展差距呈缩小趋势。
区域发展仍面临挑战:一是东、中、西、东北地区之间的GDP总量以及人均GDP的绝对差距仍然较大。比如2023年东部地区的人均GDP分别比中部、西部和东北高了4.1万元、4.5万元和5.3万元。部分地区如东北地区,无论是GDP总量还是人均GDP,和东部地区的差距呈拉大趋势。二是以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等为代表的区域重大战略在深化改革、示范作用发挥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承担互联互通改革重任的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尽管已实施多年,但资本项下改革进展缓慢,跨境资本流动鲜有制度性突破。
各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主要有四大着力点:通过总结部分省份区域协调发展小组会议报道,我们认为地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主要存在四条主线:一是立足本地更加积极的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破除地方保护主义思维。二是注重做优做强省会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通过省会城市等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发展理念和和国务院近日印发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相吻合。三是积极承接省内外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欠发达地区在完善自身基础设施、营商环境的基础上积极承接东部等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在海外环境日益复杂背景下有利于产业安全和战略腹地建设。四是更加注重因地制宜发展本地产业。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本地特色优势产业更有利于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