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东海证券《海外观察:美国大选点评-特朗普二次入驻白宫的影响》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事件:当地时间11月6日凌晨,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发表讲话,宣布在2024年总统选举中获胜。北京时间6日晚间,央视新闻报道,根据多家美媒最新公布的初步测算,特朗普目前已获得277张选举人票,超过胜选所需的270张票。
核心观点:特朗普二次入驻白宫,以及共和党较大概率拿下参众两院,将使其任期内政策推行的难度降低。关税、移民、减税是核心,而最先落地的可能就是移民政策。美国经济或受减税影响,维持韧性,但通胀以及财政也将迎来压力,不过还需要关注特朗普政策的兑现程度。对于中国来说,外需受到影响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大内需的政策重要性可能明显提升。对于A股来说,中长期来看,国内基本面仍是核心定价因素,关注后续扩内需政策的落地效果。
共和党有望获得参众两院多数席位。从结果来看,不仅特朗普赢得总统选举,共和党已赢得参议院多数席位,截至北京时间6日21点,共和党也已赢得参议院中的204个席位,仅需再赢得14个席位,即可赢得众议院多数席位。目前来看概率不小,也预示着其今后的政策推进遇到的阻力会相对较小。
移民政策可能率先落地。特朗普的竞选主张中,影响最大的可能就是关税政策、减税政策以及移民政策。其中移民政策上,总统具有较高的自主权,在其宣誓就职后可能会最先落地。关税政策实施速度可能也会比较快,主要影响或从明年上半年开始。
美国经济或将维持韧性,但同时也将带来隐患。对美国来说,特朗普的政策主张有望维持美国经济韧性的同时,也将带来两大隐患。一是通胀压力可能会明显上升,加征关税总体会抬升美国进口价格,移民政策减少劳动力供给,服务业价格可能易上难下,使通胀黏性更强,减税政策本身也会推升通胀。二是财政赤字可能会明显扩大,关税增加的财政收入难以抵消减税减少的财政收入,同时通胀压力意味着美债利率可能难以回到以前的中枢水平,长期的高利率水平会加大财政付息压力,并不利于美元体系的稳定。
国内或将进一步加大扩内需举措来应对外需压力。对于中国来说,首当其冲的将是外需受到影响。虽然中国直接出口美国的金额占整体出口的比重已由2018年的19%下降至2023年的15%,但对于墨西哥的出口占比有所上升,此外对东南亚的出口也可能存在转出口的现象。这一部分均会受到美国对全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影响,对中国企业的出海也或将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而在外需受到压力的情况下,扩内需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关注可能出台的民生、消费、投资方面的增量举措,12月政治局会议及经济工作会议或有更加明确的部署。
对各类资产的影响。对于美股,受特朗普减税预期的提振,估值有望提升,但从上任至政策实施仍有较长时间,美国经济短期韧性回落的趋势不变,美股或先走高后震荡。对于美债,近期利率的上涨,或隐含了对特朗普当选的定价;中长期来看,美国财政赤字扩大,通胀预期反弹,美债利率可能易上难下。对于汇率,除了美元自身走强外,还需要看欧洲方面如何应对特朗普主义,美元维持在100以上的概率可能相对较高。对于黄金,短期美债利率高位或对金价有所压制,但通胀预期可能仍有望支撑金价保持相对高位。对于A股,短期或受大选情绪扰动,预期内需政策加码的博弈可能会增强,但中长期来看,国内基本面仍是核心定价因素,关注后续扩内需政策的落地效果。
风险提示:众议院选举仍未结束,结果存在不确定性;美国通胀大幅上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