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西南证券《医疗器械出海专题二:出海风起,制定差异化战略布局》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海外医械龙头复盘:国际化和创新是海外龙头的核心战略。全球医疗器械需求持续扩容,2022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超过5528亿美元(+5.9%),国内市场规模为1404亿元(+10.4%),占比达25%。复盘海外医械龙头,出海和创新是海外龙头的两大核心战略。一方面,国际化布局能够打开成长空间,海外龙头的国际化率自90年代起逐年提升,目前占比约50%,中、日及发展中国家收入快速增加。其次,创新技术则是铸就行业壁垒,复盘直觉外科,其股价波动主要围绕公司新品迭代路径。横向看全球药械龙头,制药龙头公司收入为器械公司2倍,国际化率均达50%。纵向对比国产厂商,国际化率多分布接近30%,其中低值耗材、IVD等品类出海进度更快,而高端影像、高值耗材等仍处于拓展阶段。
医疗器械出海全景图谱分析:从四大细分赛道来看,出海进度已有分化。国内医疗器械市场面临诸多控费政策,在各项控费政策实施后,冠脉支架、手术机器人、IVD价格仅为海外国家10%、50%、45%,挖掘海外市场潜力是企业拓展版图的关键路径。出海之路道阻且长,企业出海现已具备两大优势:创新成果凸显和性价比优势明显。从子板块来看,出海进度为低值耗材>设备>IVD>高值耗材,出海收入占比分别为65%、21%、17%和11%。1)低值耗材依靠成本和产能优势快速成为世界生产工厂,2024年去库存压力已致尾声,但需关注美国关税加码和国际贸易风险。2)设备出海以影像、超声、监护、家用设备为主,核心零部件自主化为行业中长期攻坚痛点,欧盟IPI或对高端设备出海造成一定影响。3)新冠检测催生IVD出海契机,IVD龙头海外收入处于高速增长期(~30%),呼吸道联检产品需求旺盛。4)高值耗材出海难度较大,海外临床成本和学术资源要求高,需重点提升厂商临床学术培训和创新能力。
出海全链条分析:定价-准入-销售体系比对。1)定价:海外器械的定价受当地医保体系和支付方式影响,社会保障和国家保障型国家政府在定价阶段的参与度更高,采取预付费结算的国家对医保费用支出的控制性更强,从而产品定价更为谨慎。2)市场准入:各地区对器械准入难度和要求差别较大,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普遍要求和标准更为严格,发展中国家则偏易。3)销售:发展中国家一般以经销为主,而发达国家销售则采取直销+经销并行的策略,企业需要直接或通过经销商间接参与当地采购集团议价谈判,便于快速进入市场。
中国厂商出海的多元化选择:从欧美、东南亚、中东市场出发,看器械出海潜力。自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起,中国厂商出海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出海地区不再局限欧美市场,而且拓展到亚太、中东非洲、欧洲等全球视野。针对不同国家地区的市场特点、医疗文化和发展潜力,企业需制定合适的出海战略。欧美市场(约2874亿美元,占全球市场规模52%)经济发达、医疗条件成熟、本土器械龙头实力强劲,市场准入和专利保护更为严格,偏好高端化、创新化、强品牌力产品,以及具有本地化供应链的产品。亚太市场(约767亿美元,14%)具有地缘优势和文化亲和性,印度人口基数和市场需求庞大,但医疗、经济条件有限,本地缺乏中高端医疗器械生产能力,进口依赖性强,是中国厂商出海的热点区域。中东非市场(100~200亿美元,2~3%)经济发展和医疗分布不均衡,具有年轻的人口结构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埃及本地医疗器械自给率偏低,对欧美日国家进口有强依赖性,且产品采购和本地主流经销商均受政府主导,市场准入需要拓展政府渠道。
相关个股:设备(联影医疗、迈瑞医疗、美好医疗、怡和嘉业、澳华内镜、开立医疗、海泰新光、福瑞股份、微创机器人)、IVD(新产业、三诺生物、普门科技、九安医疗、圣湘生物)、高值耗材(赛诺医疗、微创医疗、微创脑科学、惠泰医疗)、低值耗材(英科医疗、山东药玻、振德医疗)等。
风险提示:专利诉讼风险、汇率风险、地缘政治风险、关税风险、渠道拓展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