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电动重卡专题:电动化加速,看好重卡车企厚积薄发

来源:东吴证券 作者:黄细里 2024-09-23 09:08: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电动重卡专题:电动化加速,看好重卡车企厚积薄发》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篇报告我们讨论电动重卡的三大关键问题:驱动力、天花板、竞争格局
为什么研究电动重卡?2024年电动重卡或有加速渗透趋势
2021年电动重卡销量1.0万,渗透率0.7%;24M1-M8电动重卡销量3.8万台,同比高增151%,渗透率9.8%,同比+6.1pct,8月电动重卡销量0.6万辆,渗透率14.2%,同比+9.3pct。24年以来电动重卡销量翻倍增长,渗透率逐月上行,电动重卡或将成为继天然气重卡后又一关键趋势。
重卡电动化的驱动力是什么?经济性+环保政策
重卡细分场景及产品品类多样、差异较大,重卡研究应具体场景具体讨论。但不同重卡产品都具备两大底层共性:生产资料+高排放,对应电动化的两大驱动力:经济性+环保政策。
复盘电动化各个阶段,21年为以河北为代表的双高企业碳排放政策驱动,22-23年部分地方双高企业碳排放+新能源补贴+路权优先等政策刺激区域电动化率提升,24年则为电池价格大幅下降带来的全国范围的经济性驱动。
随售价大幅下降,电动重卡经济性凸显:TCO维度,当前柴油重卡>换电重卡>天然气重卡>充电重卡;回本周期维度,当前柴油重卡>天然气重卡>充电重卡>换电重卡。
展望未来,两重驱动力只增不减,电动化持续演绎。(1)经济性增强:成本下降(锂电价格易下难上)+产品升级(技术成熟后电耗/故障率降低)+运价倒逼(运价低迷倒逼用户选择低TCO产品);(2)政策加码:交通运输环节节能减排持续推进(区域政策持续全国普及)。电动重卡的天花板有多大?电池技术+基础设施无突破,则天花板在25%-30%
当前电动重卡适用于哪些场景?1)双高企业;2)封闭场景~港口码头&工厂园区;3)砂石骨料运输;4)城建渣土;5)搅拌车;6)市政环卫。不适用于哪些场景?1)长途运输,包括长途牵引车/载货车,续航是硬约束;2)部分专用车,或存在产品结构限制;3)部分中短途运输如短途快递,经济性或一般。
根据我们测算,悲观/中性/乐观预期下,电动重卡渗透率天花板分别为20%/27%/31%。
电动化节奏如何推演?24年主要边际变化在于电池降价带来的车价下降,受经济性驱动的场景电动化有望加速,如封闭场景+砂石骨料运输,以及城建渣土自卸车/搅拌车/专用车。我们预计24/25/26年电动重卡渗透率将达到11%/14%/18%。
远期展望,随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充换电站设施完善,电动重卡或将适用于长途运输,天花板有望进一步打开。
电动重卡整车格局如何?格局分散、尚未稳固
当前电动重卡四类玩家:1)传统重卡车企;2)工程机械企业;3)跨界造车企业;4)新势力。
电动重卡竞争格局相对分散:24H1电动重卡CR3/CR5分别为47.8%/63.3%,而柴油重卡CR3/CR5分别为63.8%/83.6%。
电动重卡格局尚未稳固:2021年至今,电动重卡头部车企已经历数次洗牌,前3/前5车企每年甚至每个季度都有变化,后发的传统重卡车企份额提升迅速,21年份额不足1%的中国重汽24H1市占率提升至11.5%,位列第三。电动重卡整车格局将如何演变?竞争要素改变,看好重卡车企厚积薄发
重卡传统竞争要素:1)价格/金融政策;2)产品性能~能耗/故障率;3)售后;4)渠道;5)品牌/口碑效应;6)保值率。
从传统重卡到电动重卡,竞争要素变化归纳为两类:1)产品引发的变化,电动重卡ASP更高,金融政策重要性提升;技术不成熟导致故障率高于传统重卡,售后重要性提升;当前阶段产品差异性缩小,产品重要性下降;2)客户引发的变化,传统重卡下游客户分散,电动重卡以物流公司/车队/工程队等为核心客户,更规模化、集约化,对时效性要求高,售后重要性提升。当前变化下,具备灵活金融政策工具的工程机械企业具备优势。
电动重卡竞争要素动态变化,重卡车企优势逐步凸显:1)往后看,随电动重卡售价下降,金融政策重要性降低;2)随电动重卡产品逐渐成熟,各家有望在能耗、故障率等各维度拉开差异,具备长期整车技术储备的传统重卡车企优势有望凸显;3)工程机械/跨界造车企业前期以直销+直服模式为主,后期规模效应较差,新增布局经销商网络的成本高于传统重卡车企,传统重卡经销商及售后网络规模优势凸显。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重汽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