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德邦证券《宏观ABC系列之四:深入理解金融条件指数》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近期,随着美国通胀数据和就业数据的走弱,以及美联储释放出的“鸽”派信号,降息交易已然开启。为更好的把握美元流动性在美联储降息落地前这段时期的变化,金融条件指数或将是不错的选择。
金融条件指数是什么?金融条件指数是衡量市场金融环境紧张或宽松程度的指标。在讨论美元的背景下,金融条件指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征美元流动性。从结构上来看,金融条件指数是衡量金融市场状况的一个综合性指标,每个金融条件指数通常涵盖短期国债利率、长期国债利率、信用利差、美元的外汇价值以及股票价格这五个主要类别之一。在指数的构建上,最常用的统计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将经济变量进行加权平均或是主成分分析(PCA)。
认识芝加哥国家金融条件指数(NFCI)。芝加哥国家金融条件指数是由芝加哥联储发布的综合指标,包含了105种金融活动指标的加权平均。它还包含了三个子指数,分别为:风险、信用和杠杆。其中,风险指数往往是金融压力的同步指标,信用指数往往是金融压力的滞后指标,杠杆指数往往是金融压力的领先指标。
此外,在NFCI基础上,芝加哥联储还发布了另一个综合性指标——调整后的国家金融状况指数(ANFCI)。该指标是基于NFCI通过隔离经济增长和通胀的影响,提供金融状况更独立的视角。
金融条件指数的作用。金融条件指数作为一个“指示器”,以监测当前的经济形势,帮助美联储做出更合理的货币政策的决策。
金融条件指数的影响机制。7月底至8月初,在日本央行意外加息、“carry trade”逆转以及对美国经济放缓的担忧等多重因素扰动下,彭博金融指数包括各项子指数均出现明显波动,显示出在货币市场信贷条件恶化,债券市场避险情绪浓郁,股票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恐慌。在三个市场多个指数的共同作用下,最终导致了彭博金融条件指数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如何使用金融条件指数?相较于将金融条件指数用于预测具体某一项的未来走势,市场参与者更应该将其回归本质——表征美元流动性。用其衡量当下市场的金融环境并为后续的资产配置做出正确的判断。
从金融条件指数看市场与联储博弈。近年来,市场与美联储之间的博弈愈发激烈。当市场预期美联储即将采取加息或降息措施时,往往会提前对资产配置进行相应调整,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政策变化。美联储则利用投资者这样的心理,每月通过召开FOMC会议提前告知市场未来加息或降息的货币政策意图,从而引导市场预期,减少市场对突然政策变动的过激反应,最终达成降低金融市场的波动性的目的。此外,还通过观察这些市场动态,以更准确地评估其政策的时机和力度,确保政策落地时达到预期效果。
降息还未落地,宽松已然来临。截至8月16日当周,国家金融条件指数与上周保持不变,为-0.52,处于相对的低位,市场流动性表现较为宽松。在这周中,风险指标贡献了-0.24,信用指标贡献了-0.17,杠杆指标贡献了-0.11,三个子指标的贡献率均未发生变化。这表明了,即使目前美国的基准利率仍处于高位,降息周期还未开启的情况下,市场在风险、信用和杠杆的宽松程度均已高于历史水平。这印证了市场和美联储的博弈逻辑,降息交易已然开启。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经济复苏进程不及预期;政策推进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