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7月LPR下调点评:LPR和OMO同步调降,货币政策框架优化》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事件:2024年7月22日,1年期LPR为3.35%,5年期以上LPR为3.85%,均下调10BP;7天逆回购利率为1.7%,下调10BP。
降息基本符合预期:央行行长潘功胜在陆家嘴论坛上提出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包括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降低政策利率、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等金融市场利率下行等,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经济金融数据显示,二季度GDP同比增速为4.7%,低于一季度的5.3%,社融信贷同比大幅减少,企业和居民融资需求疲软。三中全会提出“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叠加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增强以及我国实际利率保持较高水平,为本轮降息打开空间。
优化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淡化数量目标,注重价格型调控:在弱化规模导向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进一步健全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机制。本轮LPR利率与OMO利率同步下调,并且逆回购操作采取“固定利率、数量招标”的方式,逐步将短期操作利率作为政策利率,淡化以MLF为代表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政策利率色彩,理顺由短及长的传导关系,整体符合三中全会“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畅通货币传导机制”的要求。与此同时,监管要求持续改革完善LPR,针对部分报价利率显著偏离实际最优惠客户利率的问题,预计可通过推动LPR与MLF脱钩、转变定价锚的方式来提高LPR报价质量,更真实反映贷款市场利率水平。
LPR调降对银行净息差的影响总体可控:一方面,负债端成本优化对冲降息的影响:我们测算本轮降息对上市银行息差的拖累为-5.7BP,而4月监管叫停手工补息对国有行和股份行的息差提振为5BP左右,基本实现有效对冲。另一方面,银行存款到期重定价有助于加速近年来几轮存款挂牌利率调降成效释放,对息差形成支撑。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提出要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效能,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存款挂牌利率仍有进一步调降的空间。
投资建议:货币政策空间打开,降息有助于提振融资需求,促进经济修复。结合三中全会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要求,银行业中长期面临风险改善、业务模式转型和经营质效提升三重机遇。在当前国企改革推进、市值管理要求强化以及资产荒延续的环境之下,高股息策略依旧是主流,我们继续看好银行板块配置价值,关注两条主线:(1)红利价值显著,受益改革程度较高的国有大行。推荐工商银行(601398)、建设银行(601939)和邮储银行(601658);(2)受益金融供给侧改革、成长性突出的优质城农商行,推荐常熟银行(601128)和成都银行(601838)。
风险提示:经济不及预期导致资产质量恶化的风险;利率持续下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