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宏观研究 - 正文

宏观ABC系列之二:如何理解“贸易顺差不顺收”

来源:德邦证券 作者:张浩 2024-07-22 20:09: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德邦证券《宏观ABC系列之二:如何理解“贸易顺差不顺收”》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要:
事件:2023年海关总署发布的贸易差额为8,221.0亿美元,同期涉外贸易收付款顺差仅为4,233.6亿美元,差额接近4,000亿美元;两组数据的背离成为市场关注焦点,本文旨在探讨数据差额背后的原因。
“贸易顺差不顺收”的负缺口需要重点关注。自2012年以来,海关统计上统计的贸易顺差与实际外汇收入数据,出现明显的偏差。由于市场对海关统计的进出口差额以及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差额无法相配存在一些争论和疑惑,我们对“贸易顺差不顺收”的负缺口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的原因主要在三个方面:1)统计范围和规则上的差异;2)统计上存在的误差;3)无法完全监测到的内容。
原因之一:重点理解统计范围和规则上的差异。首先,据2024年3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的《海关统计月报编制说明(2024年)》我们可以了解到涉外贸易收付款范围较小,无法全面覆盖海关进出口。其次,在统计原则上,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统计采用资金收付制原则,仅反映境内非银行部门与非居民之间的资金流动状况,无法反映实物交易和银行自身的涉外交易。而国际收支统计采用的是权责发生制原则,是以权利和责任的发生来决定收入和费用归属期的一项原则。由此,在“非常规”情况下的贸易将会被记录到如“贸易信贷”、“服务贸易”等其他项目下。
原因之二:认识客观存在的统计误差。在中国的国际收支统计中,数据主要来自银行的间接申报,由于银行的记录无法直接提供权责发生制下的应收应付款数据,统计机构可能会选择一些企业进行抽样调查然后通过调查数据来推算整个经济体的情况。这样的方式依赖于所选样本的代表性和数量,如果样本数量不足或选择不当,将无法保障统计结果的准确性。
原因之三:统计并非监管,只是将可以追踪到的经济行为的客观反映。在现实世界中,总会有那么些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以谋取暴利。包括非法走私(贩毒和贩卖武器)、非法资金转移(洗钱和地下银行)在内的非法行为不会通过正式的报关渠道,这将无法被统计覆盖。
货物贸易统计差异也是重要因素,外汇局表示“无厂制造”是重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贸易顺差不顺收”外,海关与外汇局统计的货物贸易顺差也存在偏差,市场对这一问题也较为关注。2023年,中国海关和外汇局显示的贸易顺差相差2,300亿美元,相当于同期中国GDP的1%以上。在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发布的《2022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中给出了相关解释。由于我国兼具“加工大国”和“消费大国”双重身份,近年来“无厂制造”模式盛行。该模式导致货物移动与货权转让分离,或是造成我国国际收支货物贸易统计与海关进出口货物贸易统计口径差异的首要因素。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经济复苏进程不及预期;政策推进力度不及预期。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