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中航证券《二十届三中全会新闻发布会要点内容简评:《决定》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中国式现代化迈向新征程》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7月19日,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据发布会介绍,《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共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涉及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有的是对过去改革举措的完善和提升,有的是根据实践需要和试点探索新提出的改革举措。《决定》共15个部分、60条,分三大板块。第一板块是总论,主要阐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第二板块是分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部署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第三板块主要讲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本文重点对新闻发布会中经济、民生、科技创新相关部分内容,采用发布会内容+简评的形式逐点进行解读。
发布会内容:《决定》强调要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要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国有企业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要推进能源、铁路等行业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
要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供更多机会,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长效机制,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规范涉民营企业行政检查。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制定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强调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
简评:针对国有企业发展,主要强调通过改革提升“效率”,国企要聚焦主责主业,不断巩固自身优势领域,提升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科研技术能力,要增加原创技术研发。
针对民营企业发展,主要强调通过改革提升“公平”,基于民营企业更多参与国家项目的机会,通过行政、法治方面的改革,优化民企营商环境。
发布会内容:针对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决定》明确了三方面关键改革举措:一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包括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全国一体化技术和数据市场,统一规范、信息共享的招标投标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一体衔接的流通规则和标准,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等。二是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三是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包括完善产权保护、信息披露、市场准入、破产退出、信用监管等制度。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决定》特别提出,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对侵犯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的行为实行同责同罪同罚。
简评: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同样要围绕“效率”与“公平”的平衡与相互促进而展开,全国统一大市场、要素市场化改革和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之间相互嵌套,需要政策面进行系统性的整体推进。值得注意的是,在全国统一大市场、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具体内容中,都提到了“数据”,相关制度和市场的建立是我国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的基础条件,预计将成为后续政策的重点发力点之一。
发布会内容:《决定》提出要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健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体制机制,完善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决定》强调要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这些都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简评:从表述来看,发展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涵,将是未来政策的主要发力点。以近期市场高度关注的无人驾驶汽车在多地试点运行为代表,未来我国政策面上对新经济、新产品、新商业模式等的接受度有望进一步提升,为未来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更具开放度和包容度的市场环境。
发布会内容:《决定》强调要构建国家战略制定和实施机制,健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体系,深化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要构建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制。
简评:强调加强总体发展的规划性和政策一致性,其含义既包括不同领域政策之间要保持方向一致,避免合成谬误,同时各区域之间也要加强协同配合,这意味着地方政府不能仅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是要加强“全国一盘棋”的意识,新机制的建立预计将涉及到对地方考核机制的优化调整。
发布会内容:针对地方政府和基层财政困难,《决定》提出要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提升市县财力同事权相匹配程度,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不得违规要求地方安排配套资金。要研究同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
简评:财税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更好平衡央地财权、事权关系,更好地激发地方政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意愿。针对当前土地财政后继乏力,地方财政困难,制约地方政府稳经济能力的现状,一个改革发力方向是是扩大地方财政收入来源,一方面是扩大税源等财政收入来源,如征收房地产税、遗产税、扩大消费税范围或增加地方政府股权性收入等,另一方面是优化央地税收分配,增加地方的分配权重,如消费税从全归中央变为央地共享等。另一个改革发力方向是加强中央事权,即中央承担更多的政府稳经济、促发展职能,对应未来中央政府债务融资将持续扩张,今年一季度末中央政府杠杆率(中央政府债务/名义GDP)为23.9%,仍处较低水平,有进一步加杠杆的空间。
发布会内容:经过四十多年快速发展,我国社会财富不断积累,《决定》要求探索实行国家宏观资产负债表管理,优化各类存量结构调整。
简评:设置GDP目标属于经济增量管理,而实行国家资产负债表管理属于存量管理,在我国经济已经积累了庞大存量的基础上,优化存量管理,推动结构调整,是从存量中找增量,实现经济增长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形成与长期发展目标相匹配的存量结构,也是释放经济长期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发布会内容:围绕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决定》提出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简评:我国通过多年的户籍制度改革,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人口自由流动、提高城镇化质量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缺少统一的户籍管理法律、城乡人口双向流动隐性门槛较多、存在社会资源分配差异性等问题。一个典型表现就是,大量进城务工的农业转移人口未能实现市民化。
我国人口总量红利正在迅速消失,为了激发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必须从人口结构改善上挖掘红利,其中人口城乡分布结构仍有明显的改善空间,即可以通过户籍制度等相关制度的改革,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这能从供需两端激发我国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增长。
发布会内容:《决定》要求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扩大自主开放,有序扩大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劳务市场等对外开放,完善境外人员入境居住、医疗、支付等生活便利制度,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
简评:从近几年经济发展经验来看,外需的韧性和出口的增长对我国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大选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特朗普目前胜选概率相对较高,从其政策主张来看,一旦当选,中美大概率会掀起新一轮贸易摩擦,我国外贸压力或将有显著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更需要加大对外开放步伐,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都是开拓外需增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中西方关系未来发展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我国需要为外资投资中国提供全方位便利,最大限度预防和缓解外资流出压力。
发布会内容:要落实好“两新”、“两重”决策部署,实施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投入更多真金白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让企业和消费者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要把长远增后劲与短期稳增长结合起来,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强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项目建设。
简评:“两重”,即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两新”,即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两新”、“两重”的推进均需财政发力提供支撑,财政支出通过补贴、税费优惠、直接投资等形式调动私人部门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形成财政支出带动社会支出的财政乘数效应,对内需提供支撑。
发布会内容: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着力激发科技创新创造活力,《决定》强调要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改进科技计划管理,强化基础研究领域、交叉前沿领域、重点领域前瞻性、引领性布局。着眼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
简评:对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预计相关央国企将承担重要角色,同时也会加大民营企业的参与力度,发挥其灵活、高效、市场嗅觉敏锐等方面的优势。
风险提示:宏观环境变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