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东海证券《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学习解读: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事件:7月15日至18日,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我们的学习解读如下:
核心观点: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在向总目标迈进的过程中,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重要保障,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发挥我国制度优势要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提升政府治理水平。我们认为,宏观调控能力可能会进一步加强,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可能会围绕增加地方收入、完善金融市场、优化利率与价格体系等展开。公报提及的重要方面包括科技、民生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安全等,可关注科技、教育、医疗、绿色、国防军工、企业“出海”等相关行业的投资机会。对当前经济形势以及政策发力点:从公报表述上来看,全年实现既定经济增速目标可能仍是底线要求,结合当前形势,下半年稳增长政策仍有可能加码。政策发力点包括扩大内需、发展新质生产力、稳外贸、绿色低碳发展等,我们认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可能会进一步加强,降准降息均有可能。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与总政策
1.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二〇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曾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明确描述:1)人均GDP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3)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4)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6)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这要求充分发挥好我国的制度优势,进一步增强治理能力,保持较好的经济增速和增长质量,实现人均GDP目标。
2.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全会提出,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意味着更加强调公平竞争、产权保护、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未来在制度层面或将对市场垄断、不正当竞争等行为进一步规范,推动新业态、新领域的市场准入放宽。同时,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市场循环,也需要继续推进土地、人口、资本等要素市场改革,推动生产力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
3.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全会提出,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立足新发展阶段”意味着我国经济从最早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过渡到了以创新驱动为特征的新阶段。未来需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开辟经济增长新领域、增强发展新动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或指向各地需要从比较优势的角度思考产业定位,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进行布局,避免“大干快上”、盲目扩大投资。同时,在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水平重要性凸显,未来在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领域的支持力度可能会继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