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全球大选跟踪系列:“右翼”和“左翼”的一体两面》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近期有三场选举结果出炉:7月5日英国选举工党获胜,党魁斯塔莫担任英国首相,结束了保守党14年的执政;7月6日伊朗总统选举改革派候选人佩泽什基安胜出;7月8日法国议会二轮选举结果出炉,马克龙所在执政党席位大幅削减,左翼联盟超预期获得最多票数,此前势头强劲的极右翼国民联盟仅位列第三,但由于没有任意党派获得绝对多数,法国议会处在“悬浮议会”状态。欧洲无论是“右倾”还是“左转”,都是选民对现状不满的一体两面。中长期来看,经济务实是下一政治周期西方最主要的政策主张。政权交替背景下,欧洲经济和外交政策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短期内欧元、欧债和现有的国际贸易体系都可能会受到一定冲击。
法国选举左翼超预期得票最高:左翼联盟新人民阵线超预期的赢得182个议席得票最高。左翼联盟的政策主张主要是提高财政支出,扩大福利以及提高税收。但如果全面实施左翼的政策,法国财政赤字率恐将提升至10%,远超欧央行希望的3%以内的水平。另外,由于没有一个联盟获得过半席位,政府组图还需要经历长时间谈判和协调。马克龙的第一选择是与左翼共同组商,但由于左翼联盟与马克龙的中间派政策主张差异太大,且有很多互相背离的地方,因此执政将十分限难。第二个可能是马克龙组建技术官傅政府,不过技术官更加擅长维持政府运转,对党派的改革措施不一定能够有效执行
工党大胜主要原因是民众对保守党的厌恶。英国经济近年陷入高通胀、低增长的困境。2023年下半年,诺丁汉、伯明翰等多个重要城市的地方政府宣告“破产”,地方公共服务面临极大挑战。同时保守党丑闻和政府危机引起了极度的政治动荡,5年4任首相令民众感到庆烦。因此自2021年底以来,工党在民意调查中一直领先于保守党。预计工党的政策会更为务实,新任外相拉米闸释工党政府的外交思路为“进步现实主义”,主要原则是在认清英国经济现实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全球事务。同时拉米表示将加大对中国访问力度,预计中英关系将有所回暖
伊朗改革派当选总统影响有限。伊朗改革派总统候选人马苏德·佩泽什基安赢得总统位置。从派别来看,改革派更加亲西方,佩泽什基安承诺推行务实的外交政策,呼呼与西方国家建立“建设性关系”。但在伊朗的政治体制下,最高领袖事实上行使国家的最高权力,总统不能完全决定外交政策。伊朗大量原油出口中国预计短期内伊朗与中国的外交关系不会产生系统性变化。
市场希望政治稳定。在此前一轮选举极右翼领先后,法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0.06pct至3.34%,与德债利差扩大至欧债危机以来的高点(82bp),伴随股市的显著下跌,市场对法国的政治不稳定感到悲观。而周五英国选举后市场反应积极,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0.071pct至4.12%,工党的大胜削减了英国政治的不确定性,稳定了市场对英国经济的预期
长期来看经济务实是欧洲政治主旋律。从英国和法国选举中可以看出,欧洲民众目前最大的诉求是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提升。法国马克龙的中间派已执政7年,德国联盟党从2005年至今基本上霸占德国议会,英国保守党也连续执政14年。但疫情以来随着生活成本上升,经济增长缓慢,社会治安恶化等原因,欧洲民众对执政党的政策极为不满。因此,欧洲无论是“右倾”还是“左转”,都是对现状不满的一体两面。中长期来看,经济务实是下一政治周期西方最主要的政策主张。从左翼推行的财政扩张、提高福利,到右翼宣扬的贸易保护,注重本国产业的政策宗旨都是将过去欧洲注重于对外扩张和道德宣传转向对内发展经济,提升民众满意度。政权交替背景下,欧洲经济和外交政策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短期内欧元、欧债和现有的国际贸易体系都可能会受到一定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