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报告:分析借鉴国际药品定价经验,建立完善中国创新药价格体系

来源:中国银河 作者:程培,闫晓松 2024-05-29 14:45: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医药生物行业深度报告:分析借鉴国际药品定价经验,建立完善中国创新药价格体系》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借鉴海外药品定价模式:美国市场自由定价,日本类比参考定价,英国利润调控定价。①美国实行市场自由定价,政府议价能力相对较弱,药企和PBM等中间商在逐利的动机之下持续推高药价,以加重患者就医负担为代价成为全球创新药市场的商业价值高地。②日本在医改控费的大环境下,通过类似比较或成本核算法,为真正具有临床价值的新药提供创新溢价,在鼓励创新的同时减少医疗支出。③英国在平衡各方利益后,通过设定销售增长上限和调整企业返利比率干预药价,并经过药物的成本效益评估确定准入国家医保体系的最终价格,将药价稳定在合理区间。不同的定价模式构建出全球多元化药品价格体系,根据2021年全球前25名畅销药品的销售数据,美国平均药价约为英国和欧盟的4倍、日本的5倍,远超我国创新药的整体定价水平。
从医保谈判至价格首发,探索我国创新药定价新模式。常态化开展的医保谈判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通过谈判将市场自主调节形成的零售价调整为医保支付价,再由续约价格调整新规平滑药品价格曲线。在我国目前药品价格体系之下,进口创新药定价或触及底部,“K药”“O药”赠药降价后的年治疗费用仍为国产“PD-1四小龙”的2倍;而国产创新药出海定价屡创新高,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在中美市场的目录价价差高达33倍。海内外创新药定价差异近期成为关注焦点,为支持高质量创新药获得与高投入风险相符的收益回报,国家医保局尝试引入首发价格形成机制,以量化自评的方式给予中高点数产品价格稳定期、挂网流程加速、省域协同联动等支持政策,将定价、挂网和采购等关键政策资源重点分配给真正具有创新性的高水平企业,鼓励以临床价值为核心、聚焦实际医疗需求的新药研发创新。
投资建议:借鉴发达国家的定价模式,建立完善我国创新药价格体系是保障医药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近年来,常态化开展的医保谈判已成为我国创新药定价机制中的重要一环,若化学药品首发价格新机制及医保支付价改革能顺利推进,将从支付和准入端为创新药提供政策支持,促使创新药投融资市场由底回升,为创新药企业注入中长线投资资金,进一步推动创新研发进展。推荐关注1)医药创新产业:恒瑞医药、科伦药业、迈威生物、迪哲医药、艾力斯、华东医药、信立泰、百奥泰、首药控股、康方生物、信达生物、百济神州、科伦博泰、中国生物制药等。2)CXO及制药产业链:药明康德、药明生物、药明合联、康龙化成、昭衍新药、纳微科技、奥浦迈等。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创新企业融资困难的风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华东医药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