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招商银行《行内偕作·区域深度:长三角系列研究(一):产业协同与转移》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走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重要年份。4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更大突破”。在此背景下,研究院将围绕长三角区域经济产业开展系列研究。本篇作为系列报告的首篇,从规上制造业数据着手,通过跨区域比较分析,总结梳理长三角三省一市的产业协同与转移趋势。
长三角产业协同和转移基础良好。一是产业基础好,三省一市的制造业规模大,新兴产业基础好、地位领先;二是区域内发展水平、要素价格、创新能力存在一定差异;三是跨区产业政策起步早、示范效应强,且有望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政策红利。
三省一市产业转移与协同分工情况各有不同。长三角资源密集型产业份额快速下降,劳动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份额不断上升,产业整体向中下游延伸。上海以产业转出为主,其中技术密集型产业主要呈现扩张型转移,高污染和低附加值产业呈现撤退型转移。江苏处于转型期,在大力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电气机械、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发展不景气,从业人口占比上升的同时营收份额有所下降。浙江得益于民营经济优势,在各领域全面发力,产业以转入和扩张型转出为主。安徽承接石油化工和医药、电子信息产业,但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不及预期,未来有较大提升空间。从产业分工指数来看,江苏与上海产业间分工趋势显著,浙江和安徽在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同时,在部分产业也逐渐呈现差异化分工。
以上海大都市圈为例,观察都市圈产业分工协同与转移情况。上海大都市圈是长三角最有代表性的都市圈,相较于湾区九市,其人均产出和土地利用效率优势明显,区域发展格局均衡,但城市间分工合作程度偏低。上海大都市圈以上海为龙头,以苏州、无锡、宁波为区域中心城市,其余为外围城市。以产业分工指数衡量,上海大都市圈产业转移呈现由内核向外围扩散的趋势,各城市在新兴产业的产业结构有所趋同,未来有望通过产业联合创新和产业链垂直整合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跨都市圈合作中,南京与上海大都市圈合作程度更高,杭州主要与甬嘉湖发生省内产业转移,但随着上海大都市圈的发展和扩容,杭州有望加强与上海大都市圈合作。
策略建议和风险提示。(本部分有删减,招商银行各行部如需原文请参照文末联系方式联系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