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银行:新增社融转负,期待政策发力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信达证券《银行:新增社融转负,期待政策发力》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4月社融明显低于预期,直接融资为主要拖累。2024年4月新增社融-0.20万亿元,为2005年11月以来首次转负,创历史同期新低,明显不及市场预期(同花顺预测平均值1.12万亿元),同比少1.43万亿元,其中直接融资、表外融资、人民币贷款分别同比少0.88万亿元、0.31万亿元、0.11万亿元。4月末社融存量为389.93万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较上月下降0.4pct。
信贷小幅不及预期,票据冲量明显。4月信贷口径下人民币贷款增加0.73万亿元,小幅低于市场预期(同花顺预测平均值0.89万亿元),同比多增112亿元。其中①居民贷款同比少2755亿元,主要源自短贷拖累:短贷和中长贷双双由正转负,分别同比少2263亿元、510亿元,表明居民信贷需求仍然偏弱。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36.66%,仍在低位徘徊,与居民中长贷数据相互印证。近期各大城市陆续放松限购政策,全国限购仅剩6地,约60城已阶段性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或有助于改善楼市预期。②企业贷款同比多1761亿元,票据冲量为支撑:短贷同比少3001亿元;中长贷同比少2569亿元;票据融资同比多增7101亿元,冲量特征明显。我们认为信贷总量和结构双双走弱,表明居民和实体企业融资需求不足的问题仍有待改善,同时监管指导信贷均衡投放、2024Q1金融业增加值核算方法优化调整(由主要参考存贷款余额转为主要参考利润指标)数据“挤水分”也有影响。
政府债发行缓慢,企业债同比少增。4月直接融资同比少8786亿元,主要源于政府债发行缓慢(同比少5532亿元),其次企业债发行遇冷(同比少2461亿元),或因化债背景下融资收紧等因素所致。4月表外融资同比少3111亿元,其中非标同比为正(委托贷款同比多6亿元,信托贷款同比多23亿元),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少3141是主要原因。结合表内票据冲量来看,表内+表外票据存量同比+0.80%,结束了3个月的负增长,或表明部分表外票据融资向表内转移。
存款增速继续下行,M1同比转负,M2历史新低。4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6.6%,增速比上月末低1.3pct。4月人民币存款减少3.92万亿元,同比少3.46万亿元,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同比少1.73万亿元为主因,其次居民存款同比少6500亿元,非银存款同比少6212亿元,财政存款同比少4047亿元。我们认为这或体现出资金空转、手工补息等现象正在得到规范,同时信贷投放压力下存款派生减少、债市上涨下或出现存款搬家,以及金融业增加值核算方法优化调整等均有影响。M1同比增速较上月回落2.5pct至-1.4%,M2同比增速较上月下降1.1pct至7.2%,M2-M1剪刀差走阔,反映出资金活化效率偏低,当前居民和企业信心有待继续恢复,稳增长或仍需呵护。
投资建议:高质量发展仍需政策支持,建议把握银行量价新平衡。4月金融数据总量和结构均不及预期。尽管可能存在数据“挤水分”的影响,但也显示当前我国融资需求仍然偏弱、市场信心和资金活力不足,有待政策支持。由于我国总量目标较为积极,我们认为未来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望加大,财政发力节奏有望加快,政府债可能放量,结合近期发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来看,货币政策有望保持宽松基调,未来降准降息可期。对银行而言,监管部门引导信贷投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相适配、淡化规模情结、优化信贷结构,未来信贷投放或将聚焦盘活存量、提升效能,“五篇大文章”有望成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方向,整体信贷增速中枢或将有所下移,短期息差或仍将承压,主要是隐含LPR下调、银行协助地方债务化解等因素的预期,但与此同时,监管有望通过引导存款利率下行等方式来呵护银行息差。建议关注三条主线:1)基本功扎实+低估值+高股息的全国性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邮储银行。2)具备亮点的优质区域性银行:齐鲁银行、常熟银行、瑞丰银行。3)随着政策呵护,基本面预期改善有望带来估值修复的招商银行、宁波银行等。
风险因素:经济超预期下行;政策出台不及预期;信用风险集中爆发。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宁波银行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