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军工行业周报:我国形成新型军兵种结构布局

来源:中航证券 作者:张超,梁晨,闫政圆 2024-04-21 22:5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中航证券《军工行业周报:我国形成新型军兵种结构布局》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报告摘要
一、核心观点
本周有以下几方面值得关注:
1、我国形成新型军兵种结构布局,重点关注军事信息化与智能化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支援部队成立大会19日在北京八一大楼隆重举行。根据中央军委决定,新组建的信息支援部队由中央军委直接领导指挥,同时撤销战略支援部队番号,相应调整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领导管理关系。这次改革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体形成中央军委领导指挥下的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军种,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等兵种的新型军兵种结构布局。
信息支援部队是全新打造的战略性兵种,是统筹网络信息体系建设运用的关键支撑,在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和打赢现代战争中地位重要、责任重大。信息支援部队未来将有力支撑作战,坚持信息主导、联合制胜,畅通信息链路,融合信息资源,加强信息防护,深度融入全军联合作战体系,精准高效实施信息支援,服务保障各方向各领域军事斗争。
军事航天部队是本次改革,撤销战略支援部队相应调整而来,推进军事航天部队建设,对提高安全进出和开放利用太空能力、增强太空危机管控和综合治理效能、更好和平利用太空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空间部队同样是本次改革,撤销战略支援部队相应调整而来,推进网络空间部队建设,大力发展网络安全防御手段,对筑牢国家网络边防,及时发现和抵御网络入侵,捍卫国家网络主权和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从军兵种的调整可以看出我国武器装备建设的重心所在,军工通信、
电子对抗、卫星互联网、数据链等将成为我国军事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
关键领域。上周周报《军事信息化和智能化浪潮来临》,我们对相关领域和投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航证券研究所发布AVIC
资机会进行了分析和提示。具体也可关注《飞雪迎春到--军工行业十问十答&2024年投资策略》中军工电子、电子对抗、无人装备、卫星互联网、数据链路等章节。
战争形态经历了从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机械化战争到信息化战争的若干次演变,近年来在以俄乌、亚阿、巴以等为代表的冲突、战争中战争形态已经较此前认知中的被称为“教科书级的现代战争”的海湾战争有了不小的变化,而战争形态的演变必然将导致武器装备需求侧的革新,同时也影响着军队体制机制的改变,此次新型军兵种结构布局也是应势调整。
而随着美国军队和人工智能融合不断加速,新兴领域科技之力正重塑战争面貌和作战模式,战争的智能化特征愈加凸显,日益成为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当今,从海洋、太空、网络、电磁空间到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量子通信等新兴领域,由于前瞻性、引领性、颠覆性技术的大量涌现和群体迸发,正引发军事领域链式突破,不断催生具有新原理、新机理的新质战斗力。我国武器装备与军队也将逐步顺应趋势,把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作为战斗力建设的紧迫课题,军队改革以及武器装备升级有望推动军事人工智能、电子战,空间战等军事信息化、智能化的加速。
我国“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加速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加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和智能化武器装备发展”,“十四五”规划首提军事智能化。我国军工行业借助信息化、现代化、智能化,将迅速弥补代际差,具备在部分领域实现反超甚至领跑的能力,同时打造出“非线式、非接触、非对称”作战并打赢的能力。
2、低空经济持续火热对于低空经济赛道,我们有如下核心观点:
(1)低空经济是新主题、新动能、大赛道
低空经济的核心在于将新开放的空域,转化为经济资源,为各个产业赋能,形成“低空域全产品+基础设施相关产业+行业衍生服务”的产业布局。根据赛迪研究院统计,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达到5059.5亿元,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达到10644.6亿元。
(2)我国低空经济有政策、有基础、有能力
我国低空经济有政策、有基础、有能力,从想象到现实,未来已来。在经历了十几年的积累后,国家需求、政策法规、供应链产业链、技术AVIC
积淀等方面都已经具备了同频共振快速发展的条件。
有政策:顶层发声,自上而下支持力度不断超预期。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发布通用航空产业未来发展纲领性文件,同时国家发改委提出积极推动低空经济发展,顶层的重点关注让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具备了充足的动能。
有基础: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建成并登记通用机场449个、飞行服务站32个。民航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国内现有实名登记的无人驾驶航空器126.7万架,同比2022年增加32.2%,持无人机操控员执照19.4万人。2023年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累计飞行2311万小时,同比增幅11.8%。根据上海经信委数据,截至2024年3月底全国共有低空经济相关企业6.9万家,其中仅2024年1-3月就新增相关企业1600余家。
有能力:我国低空飞行器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信息通信、北斗导航、电池、电机等技术持续迭代,以eVTOL为代表的新型飞机涌现,电动化、绿色化、无人化为低空经济低成本、可持续应用为商业模式落地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3)低空飞行器制造及基础设施先行发力,因地制宜拓展场景低空经济可以把经济社会、生产生活等联系在一起。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技术赋能,将实现以智慧空中出行为代表的综合立体交通和低空融合飞行。
目前,我国低空经济仍处于产业快速发展的早期,在飞行器制造、基础设施上将有望先行迎来高速发展;同时,随着空域有序开放、更多示范性场景落地,低空经济将越来越走进大众生活,为经济发展带来新动能。
在飞行器制造领域,以新能源飞行器为代表的新型飞机加速涌现,在适航取证、示范应用、市场开拓等均取得了较好的进展,成为低空经济领域最受关注的细分领域之一。低空飞行器制造的需求将进一步带动相关材料、电池、控制系统等配套企业的发展。
在基础设施领域,随着国家及各个地方政府加快开展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探索,与之对应空域管理系统(包括通信、导航、监视等)、数据链、信息通信、运营服务、人员培训等需求也将快速提升。
不同于以往的主题性炒作,本轮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是顶层规划支持的重点发展方向,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可以看到目前二级市场“低空
中航证券研究所发布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