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西南证券《宏观专题:从居民的视角,借鉴日本消费变迁经验》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要
影响日本家庭消费变化的四大因素。(1)收入:日本家庭收入增长在1990-1997年间陷入停滞,而后进入下降阶段,中等收入和高收入人群的比例都有所下降,但中高收入群体的比例下降更多;(2)资产:土地和股票价格下跌之后,家庭对高流动性资产的偏好增强,并谨慎持有高风险资产,而且资产价格下跌通过“负财富效应”影响居民消费,但对比其他发达国家,日本这一效应较弱,主要因为日本当时土地住宅的流动性很低;(3)预期:收入下降以及资产缩水后,消费者对于未来收入、就业等的信心减弱,然而日本居民消费倾向在1998-2005年期间有小幅回升,主要因为“棘轮效应”,但随着居民长期收入预期恶化,尽管2013年后日本家庭收入回升,居民仍倾向于节俭消费,其中年轻人的消费倾向下降得尤为明显;(4)人口:日本在1994年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2005年进入超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但老年人的消费倾向并不低,并在消费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尤其是“婴儿潮一代”。
日本家庭消费下行后,更倾向于购买哪些商品?1990年代之后较整体消费支出韧性更强的项目包括居住、医疗保健、交通通信、燃料电水费以及文化休闲,消费减少较多的有服装鞋类、家具和家居用品等。我们总结了五条结构性逻辑:(1)食饮:日本居民对于饮食生活的关注度在1995年之后明显提升,预制食品和外出就餐支出扩大体现出日本“饮食外部化”的趋势,主要因为双职工家庭、单身家庭和老年家庭数量上升,同时乳制品和饮料消费结构变化体现居民对于健康的重视;(2)家居、交通和通信:除了IT相关以及部分家用电器之外,耐用品消费在1990年代之后表现较弱。耐用消费品需求中,一是新购,即使居民收入下降,当有新技术、新产品出现时,即便价格较高,消费者购买欲望也被激发起来,二是更换,经济受冲击后居民更加倾向于推迟耐用品更换的时点;(3)服装和鞋类:服装和鞋类的家庭消费支出在1990年之后下降得尤为显著,主要是源于消费单价的下降,优衣库相比其他快时尚品牌在日本当地具有明显优势,其原因不仅仅是“价廉”,还在于“物美”;(4)休闲娱乐:日本居民平均劳动时间总体呈下行趋势,居民闲暇时间增多,更多地将时间花在兴趣爱好、休息和个人护理等方面,在互联网服务方面的开销越来越大,个人护理用品的消费也相对具有韧性。
借鉴日本历史经验,国内消费前景如何?从就业和收入、资产价格、预期以及人口四个维度来看,目前我国家庭消费变化可能与日本在1990-1997年间相似,在此期间日本家庭消费增速虽放缓,但消费规模依然保持一定韧性。三年疫情之后国内消费呈逐步恢复的态势,但是恢复的节奏不平稳、结构不平衡,若参考日本经验,预计我国居民消费规模短期也将保持韧性。未来国内人口基数减少、老龄化程度上行可能是长期趋势所在,加之如果居民收入和预期迟迟难以提升,消费将面临着较大挑战。因此需要政策提振,改善当前居民对于收入、资产价格的预期,从而避免国内消费陷入恶性循环。
风险提示:海外历史经验可比性、数据统计和测算误差、国内经济下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