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东海证券《电子行业周报:美国AI芯片出口管制再度升级,小米SU7配置优异成绩亮眼》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电子板块观点:美国再度升级对华AI芯片和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促使我国进一步加快自主芯片的研发和生产,提高核心技术和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小米正式发布SU7系列车型,采用2颗NVIDIA DRIVE Orin,算力达508TOPS。当前电子行业供需处于底部平衡回暖阶段,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2024Q2投资机遇依然较大,建议关注AI芯片及光模块、周期筑底、国产替代、工控及汽车电子四大投资主线。
美国再度升级对华AI芯片和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促使我国进一步加快AI芯片的研发和生产,提高核心技术和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北京时间3月30日,美国商务部下属的工业与安全局发布“实施额外出口管制”的新规措施,全面限制英伟达、AMD以及更多更先进AI芯片和半导体设备向中国销售。此次新规中包括中国澳门和D:5国家组将采取“推定拒绝政策”,并且美国对中国出口的AI半导体产品将采取“逐案审查”政策规则,包括技术级别、客户身份、合规计划等信息全面查验。此次BIS公布的新规,是关于先进计算设备、超级计算机和半导体最终用途的额外出口控制,该规定预计到今年4月4日起全面生效。近年来,美国政府不断升级对华半导体、AI芯片等领域的出口管制。2022年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总额高达2800亿美元的《芯片和科学法案》,禁止获得补贴的美国及其盟友伙伴的企业10年内在中国和其他关切的国家新建或扩大先进制程芯片厂。2022年10月、2023年10月,BIS连续两次发布对中国的先进半导体和计算设备的出口管制,英伟达、AMD、英特尔的多款GPU和AI芯片产品无法出口中国,高端游戏显卡RTX4090也受到了限制。2023年12月,BIS宣布启动对成熟制程节点的半导体供应链展开调查,同样锚准中国芯片半导体产业。该新规将对国内芯片厂商、消费电子企业等造成冲击,同时也将促使我国进一步加快自主芯片的研发和生产,提高核心技术和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减少进口依赖,并不断提高对美国芯片厂商的长期竞争压力,建议关注国产AI芯片、半导体设备产业链。
小米正式发布SU7系列车型,采用2颗NVIDIA DRIVE Orin,算力达508TOPS。3月28日晚间,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小米汽车发布会上正式揭晓了SU7系列车型的价格。其中,SU7标准版售价21.59万元,超长续航的Pro版售价24.59万元,Max(顶配)版售价29.99万元。上市24小时,已大定88898台。其中,Max版具有双电机,零百加速2.78s,搭载101kWh三元锂电池,配备了HUD/电吸门和激光雷达。Max版本自动驾驶系统采用2颗NVIDIA DRIVE Orin(该芯片同样运用在极氪007、蔚来ES6等车型中),能够实现508TOPS的算力支撑,该算力配置将为未来自动驾驶升级提供足够空间。SU7智能座舱可实现“五屏联动”,采用5nm工艺的高通骁龙8295,是目前市面上使用的汽车座舱平台中工艺最先进的产品。去年10月,小米集团就宣布将战略升级为“人车家全生态”。从智能手机到各式智能家居,小米已经积累了智能互联、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丰富的技术和经验。汽车作为“移动的智能终端”,也成为小米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消费者对国产品牌车型的热情持续提升,中汽协发布最新汽车产销数据显示,2024年2月份,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达到了79.1万辆,虽然同比下降9.4%,但市场份额达59.4%。自主品牌崛起带动本土供应链趋势明确,建议关注汽车电子产业链。
电子行业本周跑输大盘。本周沪深300指数下降0.21%,申万电子指数下降4.43%,行业整体跑输沪深300指数4.22个百分点,涨跌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第29位,PE(TTM)42.38倍。截止3月29日,申万电子二级子板块涨跌:半导体(-5.84%)、电子元器件(-4.17%)、光学光电子(-1.09%)、消费电子(-4.49%)、电子化学品(-5.63%)、其他电子(-1.72%)。
投资建议:行业需求在逐步回暖,价格逐步上涨恢复到正常水平,海外压力下国产化力度依然在不断加大,行业估值历史分位较低,电子板块依然具备较高投资性价比,建议关注:(1)AI创新驱动板块,算力芯片关注寒武纪、海光信息、龙芯中科,光器件关注源杰科技、长光华芯、中际旭创、新易盛、光迅科技。(2)未来周期有望筑底的高弹性板块。关注存储的兆易创新、东芯股份、江波龙、佰维存储,模拟芯片的圣邦股份、艾为电子、思特威,CIS的韦尔股份、思特威、格科微,射频的卓胜微、唯捷创芯;关注消费电子蓝筹股立讯精密;小尺寸OLED的深天马A、京东方A。(3)上游供应链国产替代预期的半导体设备、零组件、材料产业,关注中船特气、华特气体、安集科技、晶瑞电材、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富创精密、新莱应材。(4)中长期受益国产化,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汽车电子,关注MCU的国芯科技、芯海科技;功率器件的宏微科技、斯达半导、扬杰科技、闻泰科技。
风险提示:(1)下游需求不及预期;(2)国际贸易摩擦;(3)国产替代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