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中航证券《2024年2月LPR调降点评:LPR非对称调降,助力一季度经济“开门红”》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5年期LPR报价下调25BP,幅度超出市场预期
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为3.45%,上次为3.45%;5年期以上LPR为3.95%,上次为4.2%。2024年首轮降息落地,此次5年期以上LPR单边下调,是继2028年6月下调10个基点后,时隔8个月再度下调,且创2019年LPR报价制度改革以来单次下调最大幅度,超出市场预期。
降息背景其一:引导实际利率下降,促进融资成本下行,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
2023年下半年以来,在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产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上升等多种因素夹击下,国内经济恢复的进程不及预期。在助力稳增长的强力需求下,2023年央行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所加大,2023年3月和9月两次降准,累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降息方面,自去年6月由OMO利率引导LPR利率调降10BP之后,8月由MLF利率引导新一轮非对称降息,一年期LPR下调10个基点,5年期LPR按兵不动。
2023年房地产行业恢复不及预期,对整体经济增长呈现拖累作用。2023年四季度以来官方制造业PMI指数持续运行在收缩区间,经济内生动力不足,市场对于货币政策助力稳增长的期待上升。在政策合力推动2024年一季度经济“开门红”的关键时期,5年期LPR报价大幅下调呼应了市场的宽松预期,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进一步引导实体经济融资利率下降,稳固支持实体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加通胀率。2023年年初以来,CPI整体呈下行趋势。2024年1月CPI同比录得-0.8%,连续四个月处于通缩区间,同比跌幅较12月扩大0.5PCTS。虽然CPI超预期的跌幅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去年春节假期在1月的春节错位因素影响,但是也反映出当前居民消费和经济内生需求的修复仍然较低。工业品方面,PPI在2023年全年均处于负区间,工业生产需求也有待修复。
因此,虽然当前我国名义利率(政策利率、国债利率和贷款利率)均处于历史低位,但是CPI和PPI均处于负区间,使得无论生产者还是消费者,目前的实际利率水平都处于历史高位。往后看,经济回升和需求的复苏不能一蹴而就,叠加通胀抬升的滞后效应,短期内物价水平或仍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因此,尽早通过进一步的货币宽松,降低名义利率,以驱动经济复苏和通胀回升,进而压低实际利率是必要的。
降息背景二:银行资金成本下行为LPR调降挪出空间
近期银行资金成本下行幅度显著,为LPR调降挪出了空间。一方面,多家国有银行在2023年9月和12月下调存款挂牌利率,两轮存款利率压降缓解了银行系统的息差压力,为进一步降息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1月25日,人民银行下调了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2月5日,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约1万亿元中长期低成本资金;2023年四季度以来央行通过MLF净投放流动性超过2万亿,有效向金融机构提供了流动性支持。这些政策措施有效降低了银行中长期负债成本,增加了下调LPR报价的空间。
往后看,考虑到5年期以上LPR是中长期企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定价的主要参考基准,5年期LPR调降会降低居民房贷利息支出。房地产市场当前正处于企稳复苏的关键阶段,降息利好资金成本的下调,释放了助力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的强力信号,有利于提振房地产市场需求,改善商品房销售和信贷复苏情况。此外,LPR利率调降对于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意义重大。LPR报价持续下调带动贷款利率下行,也将为今年地方债务风险化解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货币政策年内或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
综上,从稳物价、稳信贷、稳经济以及稳妥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等多方面需求来看,本次调降政策利率是必要的,也是及时的。央行行长潘功胜在2024年1月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4年,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中,将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为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在内需不足的基本面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的前提下,年内稳增长政策发力离不开货币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从近年来的LPR走势来看,1年期LPR自2022年以来调整了3次,5年期及以上LPR则是下调了4次,基本上保持每年调整2次的节奏。因此年内政策利率或仍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
但短期内再次宽松,进一步调降政策利率的需求可能并不迫切。外部环境方面,近日美国通胀数据全面超出预期,打压了市场对于美联储降息的押注。截至2月16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录得4.30%,2月初以来持续上行近30BP。对此美联储多位官员强调政策须保持耐心。2024年开局的通胀数据呈现全面强势,或推迟美联储首次降息的时点,对国内货币政策的约束边际上升。内部条件方面,随着本轮降息落地,货币政策滞后效应之下央行和市场均需时间观察确认宽松对于经济和需求的刺激效果。2024年1月金融数据明显改善,社融结构由此前的政府债拉动为主转向私人部门融资需求拉动为主;M1增速大幅改善,M1—M2剪刀差明显收敛,显示经济活化水平正在上升。综上,预计短期内二次降息的迫切性并不高。
风险提示:国内政策推行不及预期;地缘政治事件超预期;海外流动性收紧超预期;国内需求端恢复速度显著偏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