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2023年12月PMI分析:PMI反映了当前中国经济的六个特征》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要点:
事件:国家统计局12月31日发布数据显示,中国12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9.0%,前值49.4%,连续3个月下降。
PMI指数反映了当前中国经济的六个特征:
一、2023年全年制造业PMI走势“一波三折”。一季度PMI维持在50%以上,反映疫情过峰速度好于预期。二季度逆周期政策力度边际下降(以社融增速见顶回落为标志),制造业PMI快速降至50%以下。三季度逆周期政策边际发力(6月、8月降息,地产政策优化)、国际油价上行驱动PPI收窄降幅,制造业PMI开始回升并在9月短暂到达50.2%的位置。但四季度国际油价回落再次带动PPI回落,影响企业盈利预期,导致制造业PMI连续3个月下行。
二、四季度以来的PMI分项指标充分体现了“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情况。四季度制造业PMI在9月短暂站上50.2%的位置之后连续回落,同期PPI降幅扩大,CPI连续回落且再次转负,主要反映供过于求的状况有所加剧。从PMI分项指数可以看到,制造业PMI生产指数保持扩张但新订单指数持续收缩;原材料购进价指数扩张但出厂价指数继续收缩。服务业投入价格和销售价格指数也都在继续下降。这些都是供过于求加剧的信号。
三、制造业PMI出厂价指数收缩、购进价指数保持扩张。四季度的出厂价指数运行在47.9%左右,而原材料购进价指数则保持51.6%左右。购进价扩张但出厂价收缩,充分体现了终端需求不足的问题。
四、建筑业PMI显著上升,反映逆周期政策边际发力。四季度以来制造业PMI与服务业PMI都在下降,也都连续低于临界值。但建筑业PMI却逆势上行,特别是12月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从业人员指数都站上临界值,可能体现了房地产政策优化或逆周期调节政策的发力,且逆周期政策具有明显的“就业优先”特征。
五、全球需求尚未好转,制造业新出口订单仍然相对低迷。美国Markit制造业PMI从10月的50.0%回落至12月的48.2%,欧元区制造业PMI在11月和12月维持在44.2%。中国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指数从10月的46.8%回落至12月的45.8%,中国出口的好转还要等美元指数进一步回落,全球货币政策空间打开之后。
六、中国库存周期虽已见底但缺乏回升的动力。12月采购量指数、原材料库存和产成品库存指数仍处于临界值以下。反映内需与外需同时低迷可能导致库存周期出现见底但回升斜率不足的状态。展望2024年,逆周期政策发力的信号已经在建筑业PMI上有所体现,外需回升动力也在形成,预计中国制造业PMI将逐渐回归临界值,可以同步观测出口由负转正、PPI由负转正、基建投资加速等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