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见微知著系列之六十五:出口“亮点”,如何挖掘?》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2023年,我国出口增速回落、份额坚挺的原因?展望2024年,出口总量增速或相对平淡,结构亮点或如何挖掘?
一问:2023年,出口增速缘何回落?外需降温是主因,我国出口份额韧性较强
2023年以来,全球需求降温、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口增速回落。2022年9月至2023年11月,全球制造业PMI连续15个月处于收缩区间,全球经济景气度弱于上年。需求降温下,2023年1-10月,我国主要贸易伙伴中欧盟、美国、越南进口增速分别为-15.7%、-4%、-11.3%,均较2022年末出现大幅回落。
外需走弱背景下,我国出口份额依旧保持坚挺。2021年,我国疫情防控领先、生产率先恢复,出口链比较优势凸显,占全球份额升至16.4%的历史高点;2022年疫情替代效应逐渐回吐,我国出口份额降至15.9%左右;2023年前9月,我国出口份额保持坚挺、仅较上年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至15.8%。
总量和替代效应一降一平,拖累我国出口表现。2023年4月以来,我国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指数连续8个月处于50%以下,1-11月出口同比-5.2%、较上年末大幅下降10.8个百分点。从主要贸易伙伴来看,1-11月我国对欧盟、东盟、美国出口增速分别为-11%、-5.5%、-13.8%,对我国整体出口增速形成不同程度拖累。
二问:我国出口份额保持坚挺的原因?低成本优势加持,“一带一路”、“新三样”贡献较大
我国对欧美出口占比持续回落背景下,“一带一路”国家对我国出口份额形成有力支撑。2023年1-11月,我国对欧盟、美国的出口比重均降至15%、较2017-2018年峰值平均下滑3个百分点。同期,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比重上升7个百分点至33%;其中俄罗斯、印度、中东地区贡献较大,合计提升3个百分点。
“新三样”是拉动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的重要增长点。2023年1-11月,新(新能源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老三样(家具、家电、服装)占我国出口比重4.5%、9.2%,分别较2021年上升2.5、下降1个百分点。分国别看,我国对主要“一带一路”国家汽车出口保持高增长,尤其对泰国、阿联酋、土耳其等新能源车出口较多。低成本下我国出口优势突出,也有助于稳固出口份额。2020年以来,我国积极落实保供稳价,国内物价水平基本保持平稳,国内PPI明显低于同期CRB现货指数。若将不同国家PPI折算为以美元计价的定基指数,中国的价格优势更加凸显,成本明显低于德、日、韩、越南、墨西哥等其他生产型经济体。
三问:2024年,出口“亮点”如何挖掘?关注全球贸易格局变迁、美国利率敏感行业补库需求
以越南为代表的东盟国家仍处在工业化早期阶段,对我国部分资源、消费品有较大进口需求。2022年,越南工业、城镇化率分别为38.3%、38.8%,与我国2000年所处阶段相类似。工业化率快速上升带动城镇化加快,相关贸易需求集中在利于推进上述进程的领域。从实际情况看,2023年我国对越南出口的服装、箱包、珠宝、钢铁等保持高速增长。地缘政治格局变迁下,我国占俄罗斯、阿根廷、中东地区进口份额趋势性抬升,汽车、电机设备类商品有望持续受益。近年来,“一带一路”、“俄乌冲突”、“去美元化”等因素催化下,我国占俄罗斯、沙特、阿根廷、阿联酋、土耳其进口份额趋势性抬升。贸易结构上看,机电设备、汽车等运输设备、金属制品、化工原料、纺织制品的占比最高。
美债利率阶段性下行带动利率敏感性行业景气筑底改善,叠加部分行业库存回补,会带动相关贸易需求。在美国经济下行趋势相对确定的背景下,库存回补行为很可能是结构性的,以地产链、机电、设备制造等部分低库存的利率敏感性行业为代表。从我国对美出口结构上看,机电设备、家具、纺织等刚好是占比最高的几个门类。
风险提示
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