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化工系列研究(十二):成核剂受益聚烯烃高端化放量,国产替代加速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东海证券《化工系列研究(十二):成核剂受益聚烯烃高端化放量,国产替代加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成核剂是一种聚合物改性助剂,主要用于聚烯烃的性能改善,聚丙烯是其最主要的消费途径。此类助剂能够加快结晶速率、增加结晶密度和促使晶粒尺寸微细化。达到缩短成型周期、提高制品透明性、表面光泽、抗拉强度、刚性、热变形温度、抗冲击性、抗蠕变性等物理机械性能的新功能助剂。根据PP晶型,可将成核剂分为α晶型和β晶型是两种,相对而言,β晶型成核剂的研究、开发进不如α晶型成核剂成熟,具备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高性能聚烯烃需求传导,成核剂市场规模提升。聚合物产量及质量需求增加,提升成核剂市场规模。根据QYResearch统计,2021年全球成核剂市场销售额达到了8.65亿美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11.12亿美元。我国市场需求维持稳定增速,2022年我国成核剂需求量达9520吨,同比增长10.70%。聚烯烃产能持续扩张,成核剂未来需求空间增加。据百川盈孚统计,2023-2025年我国聚丙烯、聚乙烯新增产能总计1200、600万吨/年,2024-2025年继续保持增长。随着新产能的释放,聚烯烃下游应用呈现高端改性化趋势,成核剂用于高性能聚烯烃的需求增加。
成核剂供给端质、量齐升,有望加速国产替代。我国成核剂市场供应格局为外资主导,国产份额持续增加。2017-2021年,我国成核剂进口替代率由19%提升至27%。未来随着终端需求进一步增长,进口替代率有望进一步提升,预计2025年达到34%。早期的成核剂生产厂商以美国、日本企业为主,如美利肯、新日本理化等。我国目前实现规模化生产及供应的国内成核剂生产企业主要包括呈和科技、上海齐润等。国内现有品种中,均有与国外主流品种对标的产品。国内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企业较少,其中呈和科技产品种类较齐全,且首创以四氢苯酐金属盐作为β晶型增韧成核剂。
成核剂龙头企业盈利稳定,逐渐打破进口壁垒。2022年塑料助剂企业毛利率加权均值约为25.63%,呈和科技2019年-2022年成核剂毛利率始终稳定在55%上下,显著高于其他塑料助剂。近年来我国成核剂产品迅速发展,产业处于国产替代的关键阶段。我们认为正在打破进口壁垒的特征在于:1)国产企业突破资质壁垒;2)逐渐渗入国内外大型企业供应体系,拓展客户资源;3)锂电、新能源车等终端行业需求升级,加快成核剂国产化进程。
投资建议:成核剂有望受益下游我国聚烯烃放量和高端化趋势,国产化空间较大。关注国内成核剂龙头上市企业:呈和科技。呈和科技产品研发始终跟随终端需求的发展趋势,产品覆盖透明成核剂、增刚成核剂、β晶型增韧成核剂三大种类。公司毛利率保持高位稳定,公司2019年-2022年成核剂毛利率始终稳定在55%上下,显著高于其他塑料助剂。公司产品认证资质齐全,成功渗入国内外大型企业供应体系,具备较强国产替代实力,未来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风险提示:下游聚烯烃产能投放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研发投入转化风险等。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呈和科技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