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政策月报第4期:稳地产:“量变”如何引起“质变”?》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11月,央、地稳地产政策再加码;频出的地产政策或如何由“量变”如何引起“质变”?本文系统梳理,可供参考。
一、稳地产“金九银十”后,金融工作会议指引下稳地产再加码
继“金九银十”各地稳地产政策频出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防风险”指引下,稳地产政策优化再加码。地产链前端,百城土地成交情况延续低迷,11月土地流拍率平均近12%、成交土地溢价率继续下探至3%。截至11月底,22限价城市中18城已放松限价。“限地价”取消后,地价分化加深,部分优质地块成交价突破之前15%的溢价限制。
地产链中端,房企信用事件频发下,保交楼和房企融资政策加码。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后,各部委会议中对房企融资、保交楼等支持加码。据媒体报道,11月下旬央行等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提出“三个不低于”,进一步加大对非国有房企供需两端融资支持。
地产链后端,继广州之后、深圳大幅降低二套房首付比等以满足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二线城市稳地产应出尽出下,重心转向落户政策优化。11月,地方地产政策继续加码,一线城市中,深圳调整普通住宅认定标准、统一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至40%等;二线城市中,除了解除限购、优化信贷政策外,多地降低落户门槛等以进一步提升地产需求。
二、近期会议中,“三大工程”被频频提及,或是稳地产的重要缓冲垫
下半年以来,高层会议中“三大工程”被频频提及,建设主体、土地要素、融资等政策支持等亦持续部署。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后,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成为后续多次提及的“三大工程”;相关部署也逐渐明确落地,多部门召开会议从明确建设主体、提供资金和土地支持等推动“三大工程”加快落地。
见微知著,“三大工程”并非独立分割,而是相互联系、同步规划建设。11月下旬,广州发布首个城中村改造征求意见稿,其关于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安排中提及,伴随着项目实施,确需新建或改建的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需同步建设及交付使用,其中或包含“平急两用”的基础设施;且城中村改造地块应按照一定比例配置保障性住房。
“三大工程”能否充当稳地产“缓冲垫”,资金支持或是关键。城中村改造资金或可分为财政资金,专项借款和贷款,社会资金及其他资金支持。在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延续回落状态下,中央财政专项补助、项目专项借款等或是“三大工程”重要资金来源。根据棚改项目经验,PSL支持、政策性开发性银行配合或可有效支撑项目资金。
三、稳地产要“量变”到“质变”,提振需求意愿、能力等或是关键
当前我国稳地产政策虽多,但主要集中于房企支持、购房限制放松、政府工程托底等,要想实现“质变”,提振地产销售或是根本。传统周期下,销售是影响房企拿地意愿的主要驱动因素。2016年以来,按揭贷、定金预收款在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占比均在45%以上,2023年前10月占比51.3%。因此,销售景气度直接影响房企拿地和开工意愿。然而,高库存会削弱销售对房企拿地意愿的影响。2014-2015年,高库存下,房企拿地意愿低迷;2015年下半年起,地产销售持续改善,至2017年下半年住宅库存降至25亿平米以下,成交土地面积增速才随之转正。2021年以来全国商品住宅库存持续去化,但由于销售低迷,商品住宅库销比反而上升,库存去化周期明显拉长。
当前销售低迷、居民购房意愿降低或并非主因政策限制,更多在于预期不稳、收入压制、信心不足等。2022年,地产净停工面积攀升至9亿平方米,占总施工面积比例达10.3%,对居民购房预期产生较大冲击。同时,2022年我国居民杠杆率达61.3%、处于较高水平;叠加疫情对居民就业和收入产生的“疤痕效应”尚未完全修复,居民购房意愿和能力或受压制。“保交楼”稳预期、降低购房成本、稳定就业、提升收入等类型政策或是后续稳地产核心驱动。
风险提示:
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