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英大证券《金点策略晨报》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一、上周五市场回顾
周五晨早短信提醒,周四公布的 11 月官方制造业 PMI 49.4 显示了经济复苏整体偏弱,受此影响,周四沪深三大指数窄幅震荡,市场热点乏善可陈,不过,尾盘探底回升。周四北向资金净流入 85.16 亿元,后市需密切关注北向的净流入能否持续,如果整体回流加大,那么指数的回升概率加大。周四北证 50 指数冲高回落,下跌 1.72%,跌幅收窄。连续调整后,仍可择低关注。展望后市,海内外宏观基本面整体改善。美国三季度 GDP 超预期上修至 5.2% ,PCE 物价指数降温。美联储官员发言转向“鸽派”氛围下,美债收益率下跌,对美联储将转向放松货币政策的押注越来越多。目前国内逐步稳定下,整体系统性风险较低。市场处于中长期底部区域,机会大于风险,岁末行情可积极看待。战略投资者可以逢低配置,博弈可能的年末行情。稳健的投资者耐心等待市场企稳。
周五早盘,沪深三大指数集体低开,之后震荡走低,盘中再迎近期调整新低。另外,北证 50 指数冲高回落,并且连续走低,短期强势状态减弱。午后,市场风云突变,指数小幅跳水后迎来拉升,随后三大指数快速上行,并顺利翻红。尾盘,指数上行后保持震荡,全天低开后探底回升为主。盘面上,传媒板块大涨,计算机、通信以及社会服务等走强,而汽车板块连续表现后出现调整。
全天看,行业方面,游戏、教育、文化传媒、互联网、软件开发、通信服务、通信设备、房地产、计算机设备、能源金属等板块涨幅居前,汽车零部件、电机、航空机场等板块跌幅居前;题材股方面,短剧互动游戏、AIGC、web3.0、云游戏、手游、网游等题材股涨幅居前,机器人执行器、减速器、鸡肉、超级真菌、水产养殖等题材股跌幅居前。
整体上,个股涨多跌少,市场情绪萎靡,赚钱效应一般,两市成交额 8341 亿元,截止收盘,上证指数报 3031.64 点,上涨 1.97 点,涨幅 0.07%,总成交额 3355.47 亿;深证成指报 9720.57 点,下跌 6.35 点,跌幅 0.07%,总成交额 4985.86 亿;创业板指报1926.28 点,上涨 3.69 点,涨幅 0.19%,总成交额 2197.12 亿;科创 50 指报 867.54 点,上涨 1.86 点,涨幅 0.21%,总成交额 555.51 亿。
二、上周市场回顾
上周市场重心继续小幅下移,热点散乱,且切换速度快。沪指周跌幅 0.31%,深证成指周跌幅 1.21 %,创业板周跌幅 0.60%,科创 50 指数周涨幅 0.32 %。具体表现如下:周一沪深三大指数继续下跌,北证 50 指数逆势放量大涨,盘面上看,北交所个股全线飘红,汽车产业链逆势活跃。周二沪深三大指数缩量收红,近期北交所连续大涨,也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监管释放之下,北证 50 指数大幅下跌。周三沪深三大指数再度回调,北证 50 指数大幅下跌。周四沪深三大指数小幅震荡,旅游酒店板块大涨,北证 50 指数冲高回落,继续调整。周五沪深三大指数探底回升,短剧概念股大涨。
三、上周盘面点评
一是短剧概念股调整后再度大涨。周一短剧、游戏等文化传媒概念股集体大跌,之后继续回踩,周五再度集体大涨。消息面上,腾讯公司发布公告,近期,平台通过巡查审核发现,部分微短剧类小程序存在未进行剧目合规备案或存在不良导向价值观内容等行为。根据相关规定,平台下架了部分违规微短剧剧目,并对相关违规小程序进行处置。从个人近期看短剧的经验看,纯属个人主观感受,不一定客观。看短剧不能太理性分析,主要抓特定用户的爽点,短剧制造周期短、成本低,但收益不一定低,看好短剧行业后续持续发力。目前看,随着海内外 AI 模型的不断研发和进步,作为应用落地端的企业能够提前受益,传媒行业是科技进步中受益较多的下游应用行业。经过三季度调整后,四季度仍有活跃机会,不过,交易性机会为主,高抛低吸或是占优策略。
二是数字经济概念股走强。2022 年度(一季度)策略报告,我们推荐了数字经济产业链的投资机会。2022 年 1 月 17-20 日连续暴涨,春节后连续两周成为题材股中的明星。受“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的利好刺激,2 月 18、21 日数字经济概念股连续上演的涨停潮,之后,数字经济等概念股随着大盘连续调整。4 月末之后,数字经济概念随大盘出现反弹,8-9 俩月再现调整,国庆节之后,数字经济概念股连续走强。2023年初,我们提醒,还可以继续关注,中长期看好逻辑没变,“十四五”规划纲要把“加快数字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作为独立篇章,2025 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 10%。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实际上产业发展的方向再次明确。未来几年我国数字经济产业有望持续高速发展,关注数字经济下,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两大领域。数字产业化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包括但不限于5G、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领域。产业数字化指数字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车联网、在线办公、在线医疗、数字政务、线上娱乐等领域。今年 1 月的 2023 年度策略报告中我们继续推荐了数字经济板块,一季度数字经济相关的概念股在“人工智能”的带领下,连续拉升,成为全市场最闪耀的“明星”。4月中旬的二季度策略报告,我们提醒,后市存在波动加大的风险,切忌随意追进和盲目做多,高抛低吸或是占优策略。二季度果然出现大幅震荡。三季度初,我们提醒,经过上半年大涨后,下半年或进入去伪存真的第二阶段行情,规避蹭概念的公司。三季度出现回调,也在我们的预期之中。2023 年 8 月 21 日,财政部印发《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该规定对数据资源的确认范围和会计处理适用准则等作出规定,相关规定的落地,将有助于加强企业数据资源管理,规范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后续随着数据确权等工作的逐步推进,行业有望迎来加速发展期。从中长期产业链角度来看,数字经济的主线地位是明确的,其本质是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进而开启对数据资产的重估。本轮数字经济驱动的科技股行情最终落点仍是具有核心技术竞争力和业绩兑现能力的公司,四季度仍可挖掘具有业绩预期的细分板块和个股做高抛低吸。
三是汽车产业链冲高回落。周一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华为汽车等板块活跃,周二汽车产业链继续走强,周三至周五回调。整体上,重心上移。受今年一季度价格战的影响,2023 年 3-5 月汽车板块整体调整,之后 6-7 月回暖。今年 6 月,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预计 2024—2027 年减免车辆购置税规模总额将达到 5200 亿元。2023 年 8、9 月我国汽车产销同比环比实现双增长。10 月份汽车的生产、销售、出口都保持了较快增长。10 月份,汽车产量同比增长 8.5%,零售额增长 11.4%,比 9 个月加快了 8.6 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带动作用更大一些。10 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 92.7 万辆,同比增长 27.9%。从销售量来看,根据相关行业协会的数据,销售量增长在 30%以上。此外,新能源汽车出口额 10 月份同比增长了 88.5%,速度更快一些。近期数据显示,11 月 1-19 日,乘用车市场零售 97.4 万辆,同比增长 19%;今年以来累计零售 1824.1 万辆,同比增长 4%。新能源车市场零售 40.2 万辆,同比增长 37%,环比增长 2%,今年以来累计零售 635.6万辆,同比增长 34%。四季度汽车产销回暖趋势有望延续。四季度汽车零部件、汽车电子等汽车产业链依旧值得跟踪。
四是贵金属板块一度表现。美联储官员发言意外转向,“鸽派”氛围下,美元指数大跌,受此影响,周二夜盘,以美元计价的贵金属涨势尤为明显。美联储官员发言意外转向,为潜在降息吹风是一大助力,为后市金价上涨提供支撑。另外,由于世界局势动荡,经济前景不明朗,黄金再度成为避险的首选品种。后市贵金属板块仍可关注,但建议先不追高,采取高抛低吸的操作策略为佳。
五是煤炭板块表现偏强。行业供需关系边际走强,从供应端来说,年末安全形势紧张,煤炭供应有收紧预期。受万亿国债刺激,需求端预期走强,低库存背景下的冬储行情带动价格持续走强。可关注估值低但业绩表现相对较好的企业。
六是消费电子表现偏强。周一消费电子大涨,周二继续上行。年初我们提醒,电子板块是经济上游一个很重要的前瞻性指标,受疫情、海外冲突、创新趋缓等因素的影响,去年电子行业业绩大幅下滑。2022 年申万一级行业中,电子板块下跌 36.54%,跌幅居首。去年底,电子行业 PE 为 28 倍左右,估值水平已接近 10 年来最低水平。展望 2023年,疫情过后,消费逐步复苏,制造业回暖,电子行业景气周期有望触底回升,否极泰来,年初时点中长期配置性价比突显。消费电子领域有望迎来需求拐点。1 月的年度策略报告中,我们把计算机行业排在行业推荐的第二位,一季度电子板块涨幅 15.50%,表现还不错,二季度有所回落,上半年涨幅 11%。三季度初提醒,下半年性价比降低,从结果看,三季度电子板块调整 7.02%,也在预期之中。展望四季度,消费电子需求重启,华为、苹果或带动新一轮换机潮,四季度仍可关注消费电子板块的投资机会。(10 月 9日上午发布的四季度策略报告推荐了电子板块的投资机会,特意加粗加下划线提醒消费电子的投资机会)
七是预制菜概念连续走强。预制菜是运用现代标准化流水作业,对菜品原料进行前期准备工作,简化制作步骤,经过卫生、科学包装,再通过加热或蒸炒等方式,就能直接食用的便捷菜品。近期预制菜概念连续大涨,主要有原因是懒宅经济推动预制菜行业发展。预制菜简化了买菜、洗菜、切菜、烹煮等繁琐的过程,融合品质、营养和口感,迎合快节奏生活下年轻消费群体生活方式。虽然后续巨大市场空间待掘金,但是短期连续上涨后,有回调需求,投资者还是注意节奏,高抛低吸为主。
四、后市大势研判
近期指数重心走低,主要以下二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国内基本面复苏不强。在房地产拖累下,今年经济整体复苏,但复苏力度不强,经济恢复的基础仍需巩固。房地产市场虽迎利好,但数据并未好转下,目前还看不到明显的改善迹象(2023 年 1-10 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增长-7.80%,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长-9.3%);二是北向资金仍在观望。11 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反弹幅度已经有 2000 点左右,理论上,人民币大涨,会在一定程度吸引外资的流入,但此次人民币大涨,外资流入并不积极。11 月北向资金净流出 17.76 亿元,上周五又流出近 50 亿元,说明外资仍在观望。
对于市场的短期回踩,投资者也不必过于担忧,下方调整空间有限。海外宏观基本面整体改善。美国三季度 GDP 超预期上修至 5.2% ,通胀降温。美联储官员发言转向“鸽派”氛围下,美债收益率下跌,对美联储将转向放松货币政策的押注越来越多。国内方面,虽然房地产拖累经济,不过,近期支持房地产的政策密集出台,预计后续政策贯彻的力度和广度会有所提升,有利于房地产供给端走出困境。目前国内逐步稳定下,整体系统性风险较低。中长期看,底部区域,系统性风险不大。整体上,机会大于风险,短期,系统性机会也不大,岁末行情可略微积极看待一些。如果指数重心再次回落,战略投资者可以逢低配置,博弈可能的年末行情。稳健的投资者耐心等待市场企稳。后市沪深两市如果想要回升,还需关注以下几个指标回暖:一是北向资金回流。如果整体回流加大,那么指数的回升就指日可待。后市需密切关注北向资金动向;二是新一轮宏观数据的表现回暖。最新的 PMI 数据的回落对市场信心是有打击的,这里暂时不期望指数有超预期大涨的行情。如果后市能相对回升,那么指数重心回升的信心将得到提振;三是北交所虹吸效应减弱。后市仍需关注北交所行情持续性及成交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