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招商银行《快评号外第631期: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学习体会-金融强国之路》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10月30-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我国第六次召开金融系统最高规格会议,并首次将“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升级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未来五年,我国金融工作将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一、金融强国: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此次会议是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贯彻落实,首提“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实现路径在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通过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会议强调,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必须做好“八个坚持”1。其中,“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列前两位,凸显了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
会议进而指出“要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在今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基础上各司其职,中央金融委做好统筹协调把关,中央金融工委切实加强金融系统党建,地方金融委和金融工委落实属地责任,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金融干部人才队伍。会议在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工作的同时,直面金融领域的各种矛盾问题,特别是“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未来金融工作将“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二、工作主题:金融高质量发展会议指出,考虑到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首先,金融高质量发展聚焦经济与金融供给侧改革主线,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配置方向上,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等。融资结构上,多措并举活跃资本市场,要求“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并首提“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机构类型上,明晰完善各类金融机构功能定位,“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发挥主力军、压舱石作用;“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高水平开放上,统筹开放与安全,既要提升跨境投融资水平、吸引外资来华展业兴业,也要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
其次,金融高质量发展要求下,货币政策将充实工具箱,更加注重结构性功能;总量上始终保持稳健,“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融资成本持续下降”。这指向未来利率仍有下行空间。
三、工作重点: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针对当前金融领域突出的矛盾问题,会议要求“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会议主要关注五方面风险。
一是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普遍经营能力弱、资产质量差、抗风险能力低。今年6月,城、农商行不良贷款率分别高于净息差27bp和136bp,资本充足率分别低于大型商业银行4.5pct和4.9pct。会议将这一风险排在第一,要求“及时处置”,指向即将有相关措施落地。
二是地方债务风险。“地方债务”不仅包括地方政府债务,还包括地方城投、国企及各类投融资平台的债务。会议要求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以及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结构”,表明了中央处理地方债务风险的思路。一方面将立足长远建章立制,另一方面通过中央财政更多“加杠杆”,缓解地方债务压力。近期发行的特殊再融资债,以及增发的1万亿“特殊”国债,就反映了这一思路。
三是房地产风险。8月以来,尽管房贷政策密集调整,但房地产投资仍在下滑、房企债务问题继续发酵,房地产市场化险日益迫切。对此,会议首先要求“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夯实企业主体经营责任,对企业资金进行穿透式监管;进而提出“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避免产生系统性风险。会议同时提出“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一方面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另一方面“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2建设”。广州近期推行的“房票安置”政策即是这一政策思路的试点探索。
四是金融市场风险,包括发行和交易的行为风险,以及跨区域、跨市场、跨境的风险传递共振。
五是外汇市场风险。当前中美利差深度倒挂,人民币汇率与跨境资本流动显著承压,会议因此明确要求“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