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趋势策略 - 正文

欧盟对华电动车展开反补贴调查,加速中国电池企业在欧洲本地化进程

来源:海通国际 作者:杨斌,Allison Zhang 2023-11-06 17:2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海通国际《欧盟对华电动车展开反补贴调查,加速中国电池企业在欧洲本地化进程》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事件:10月4日,欧盟公报发布通知称,对产自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自主立案,意味着欧委会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程序正式开启。10月25日,欧盟委员会宣布,通过抽样方式确定比亚迪、上汽集团和吉利汽车三家中国车企作为首批调查对象。
欧盟委员会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主要针对纯电动终端车型。欧盟委会声称掌握足够证据证明中国制造商从欧洲政府补贴中受益。补贴措施包括:1)直接资金转移;2)政府少收或不收税;3)政府以低于适当报酬的方式提供商品或服务。证据包括各种赠款、国有银行提供的贷款、减免所得税等。本次受调查对象为产自中国的新型电池电动汽车(BEV),9人及以下乘用车,一个或多电机。本次调查期限覆盖范围横跨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
欧洲是我国电动车出口主要市场,近两年出口数据大幅增长。欧盟对华电动车反补贴调查原因之一是中国电动车出口大幅增长,其中,特斯拉和上汽名爵贡献较大。在2020年之前,中国电动车出口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难以突破欧州市场的一万辆出口关口。由于芯片短缺以及欧洲车市供应不足,中国汽车品牌凭借性价比优势在欧洲市场获得广泛认可。2022H2,中国自主电动车出口欧洲大幅增长,据乘联会数据,中国电动车出口至欧洲占比已经提升至约48%。据中国海关统计,2022年,中国纯电动汽车出口欧盟为33.8万辆,同比增长94%。2023年1-8月,中国纯电动汽车出口欧盟为33.9万台,同比增长95%。
自主品牌及新势力在欧洲纯电市场份额较低,短期出口影响有限。目前,中国出口欧盟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主要分为三类:1)具备欧资背景的中国车企;2)中国自主电动车企;3)在中国生产的外资车企(特斯拉、宝马等)。本次欧盟反补贴调查针对的主要对象为中资品牌。据ACEA数据,2023年1-9月,欧洲纯电动车销量为147万辆,同比增长46.9%。据乘联会数据,2023年1-9月,上汽、吉利和比亚迪在欧洲纯电动车企市占率仅为11.2%(销量合计约16.5万辆)。其余自主品牌及新势力虽然在欧洲市场有一定突破,但市场份额仍较小。此外,在自主车企对欧洲的销量中,英国等非欧盟国家的销量占比较高。因此,我们认为反补贴调查对自主品牌及新势力出口的短期影响有限。
反补贴调查或加速中国电池企业在欧洲本地化建厂进程。据GBA预测,到2030年,全球对电池需求将增长至2600-3600GW,其中欧盟市场占比约17%。据EVMarket数据,2022年,欧洲本土的动力电池产量大约在69GWh,但同期欧洲动力电池的需求已经达到120GWh,这意味着大量电池依赖进口。据SNEResearch数据,自2019年以来,中国动力电池在欧洲市场占比已从11.8%提升至2022年的34.0%,欧洲已成为中国电池企业的重要市场。同时,中国电池企业例如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也在不断加强与欧洲本土企业合作,加速海外建厂。我们预计,2025年开始中国电池企业将迎来产能释放。
总结:欧盟对中国电动车企展开反补贴调查,旨在保护欧洲本土优势产业,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目前,自主品牌及新势力在欧洲纯电市占率整体较低,以中国车企收购的欧洲本土汽车品牌为主,对中国自主品牌及新势力出口短期影响有限。中国头部电池企业具备成本低、规模大以及技术迭代快等优势,我们看好中国头部电池企业加速布局欧洲本地化生产的机会。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比亚迪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