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信达证券《《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的指导意见》点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事件:10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对外发布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共24条,提出了在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及“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等新形势下,我国政府计划如何做好电力系统稳定工作的思路与策略。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1、政策背景及意义:顶层设计再度强调电力系统稳定
在2020年“双碳”目标提出后,电力系统加速低碳转型进程,新能源装机及电量同比持续实现高增。但2021-2022年,电力系统接连出现缺电限电事件,导致顶层政策提出“先立后破”,逐步转向能源电力安全保供。10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联合对外发布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总体来看,本次《指导意见》立足于“电力系统稳定问题将长期存在”的认识,着重于新形势下电力系统的稳定工作,从物理基础,管理体系和科技创新三方面对新型电力系统的规划建设提出多方要求,是顶层设计继6月《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后,又一对新型电力系统的整体构建和要素规划做详细指导安排的政策。
2、主要内容:
1)夯实物理基础:“源网储”面面俱到,支撑性电源和储能意义凸显
在“夯实电力系统稳定基础”部分,《指导意见》从电源端,电网端和储能部分三个维度指出物理设备中需要重点推进建设的要素。其中,电源部分重点围绕“满足电力电量平衡,留有合理裕度,实现对电网的有效支撑”的目标,要求常规电源同时具备调节和支撑的能力,确保新建煤电机组全部实现灵活性制造的同时还需推进现役机组的灵活性改造,并推进水电装机改造扩容,核电和气电有序发展等。此外,《指导意见》同时对新能源电源在支撑和调节部分的作用重点提出要求,依照“储能和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的路径实现新能源对可再生能源的替代。电网部分,《指导意见》从电网架构和容量裕度的角度指导电网的网架构建原则,要求保障电网具有与特高压直流和新能源规模相适应的抗扰动能力和灵活送受电能力,促进包括配电网和分布式智能电网等各种类型电网的兼容互补和友好互动。储能方面,《指导意见》要求“按需科学规划配置储能”,重点提及要有序建设抽水蓄能;并积极推动新型储能建设,包括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氢储能、热(冷)储能在内的多种新型储能应结合应用场景和自身优势,实现多元融合和共同发展。
2)加强系统管理:“规划-建设-运维-应急”多维发力,维护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在“加强电力系统全过程稳定管理”部分,《指导意见》主要针对电力系统全生命周期中的潜在不稳定因素,从“规划-建设-运维-应急”四个维度,再度强调管理层面的工作要求。其中,规划设计层面主要强调统筹整体规划,重点突出规划的强化执行,要求“合理安排支撑性电源和调节性资源建设,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电力保供和新能源消纳要求”;建设层面强调加强电力装备和电力建设的管理,把关装备质量和工程投运环节;运维环节强调调度纪律的重要性,并要求强化电源和设备的预测控制能力,做好系统运维工作;应急层面强调加强系统应急管理,强化安全防护建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等。
3)做好技术支撑:重点强调系统仿真、运行控制和故障防御方向,加快重大装备和先进技术推广
在“构建稳定技术支撑体系”部分,《指导意见》主要针对电力系统相关技术发展方向做指导,重点强调包括多时间尺度分析仿真在内的系统仿真、运行控制和故障防御方向研究,并要求加快重大电工装备研制和加快先进技术示范推广应用。
3、政策影响及展望:“先立后破”强调安全保供,“双高”新形势下顶峰和灵活性资源有望获益
现有电力系统难以完全适应新能源高比例快速接入,能源“不可能三角”矛盾激化。从电源和电网结构上看,我国传统电力系统以交流电网为主,电源供给结构以火电尤其是煤电为主,水电核电分别在西南地区和沿海省份占比较高。整体来看,在平水常温年的条件下,我国电源装机的出力水平总体可控。而自“十二五”起,新能源装机和电量快速起步发展,且新能源的电力电量分布具有瞬时间歇性和波动性,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区,其装机和电量的占比提升对于需要保持电力电量平衡的电力系统冲击较大,源荷时空错配问题持续突出,电源和电网整体的可控程度均出现下降。因此,原有的电力系统设备硬件和“国调-区调-省调-地调-县调”的逐级调度体制均难以适应“双高”(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接入下的新型电力系统。近两年,包括东北、川渝等地出现的缺电事件多因用电高峰时段新能源不及预期,叠加顶峰装机容量不足引起,其本质仍是能源“不可能三角”的矛盾持续激化,即现有能源电力系统无法同时满足安全稳定、价格低廉和清洁低碳三方面要求。
电力市场化改革或有望带出额外收益,高波动环境下顶峰容量和灵活性资源有望获益。本次《指导意见》主要从顶层设计方面明确加强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相关方向,但在低碳转型过程中坚持电力安全保供,或需要系统在经济性方面付出额外成本,即将传统电力系统中作为电源侧成本项的辅助服务费用和顶峰容量费用加以认可、抬高激励,以提高顶峰电源和灵活性资源的积极性。电力市场化改革为电力系统引入市场机制,发掘系统稀缺要素的时空价值,将有望成为为顶峰电源和灵活性资源增厚收益的手段。在新能源对电力系统的快速度高比例渗透,系统顶峰和调节需求有望随之日益上涨的背景下,顶峰容量和灵活性资源有望因市场机制推广而获益。
投资建议:1)容量电价有望出台,利好火电运营商。有望受益标的:华能国际、华电国际、国电电力、申能股份、粤电力A、浙能电力;2)辅助服务市场有望推广,利好火电灵活性改造。有望受益标的:龙源技术、青达环保、西子洁能。
4、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压力导致电力市场化改革节奏受阻,新能源发展节奏不及预期,电力消费需求增长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