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硬币的两面:越南在中美贸易变化中扮演的角色》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中国占美的进口份额由2018年的21.2%回落7.7个百分点至2023年8月的13.5%,同期增速由6.6%下滑至当前的-25.2%。而同期美国自越南的进口份额则由1.9%上升1.7个百分点至3.6%,进口增速也从2018年的5.7%上升到2022年底的25.2%。
美国自越进口增幅在多个产品类别持续扩大,形成对我国部分产品出口的替代效应。 在中美爆发贸易冲突初期,越南对我国的出口替代更多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品, 2018-2020年期间,越南对美出口鞋帽、家具类商品份额分别上升7.6和10.7个百分点,同期中国对美出口鞋帽和家具类商品的份额则分别下降18.5和15.1个百分点。 2018-2020年中国对美机电出口份额整体维持稳定,同期越南对美机电出口份额增幅迅速,由2.1%上升到5.2%,份额增幅超过一倍以上。 2021年至今,中国对美出口机电产品的占比份额则开始趋势性持续下降,至2023年8月下降至18.9%,份额下滑5.8个百分点,同期越南对美出口机电产品的份额小幅变化-0.16%,基本稳定。
越南对美出口份额提升变化的背后,是来自中国进口的大幅提升。 中国占越南进口总额的比例从2017年的27.5%上升到2021年的33.4%,从商品流向来看,越南当前的贸易模式主要是从中韩等国进口中间品与资本品,然后再加工后出口到美国。以从中国进口商品的BEC分类为例,消费品的份额从2018年的15.6%下降至2022年的12.7%,同期中间品份额由66.7%小幅升至68.3%,资本品份额由14.8%小幅变动至14.3%。可见,越南仍处于产业链中下游,其迅速增长的出口仍较大程度依赖从我国进口大量的中间品和资本品作为支撑。
从FDI数据来看,中国对越南的FDI流量自18年以来增长迅速, 2018—2021年期间3年复合增速达到24%。从外商直接到越南投资项目数来看, 18-19年间增长最为显著。实际上,日韩自2012年左右开始在越南加速产业布局,中国自2015年左右亦有明显提速。
从中国自身角度来看,逆全球化进程下全球产业链重构是大势所趋,部分产业外迁不可避免。 从上述我国向越南转移的产业趋势变化来看,初期主要集中在纺织、家具玩具、鞋帽等产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倒逼国内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也符合国际产业迁移有梯度的产业分级规律。在这一趋势演变下,未来我国出口增速将呈现结构分化的现象,即处于低技术链条产业的出口增速中枢或将继续下降,高价值链上游产业的出口增速有望维持韧性,或成为我国未来出口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