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山西证券《光伏行业策略报告:行业复苏在即,技术百花齐放》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产业链价格筑底, 电站 IRR 上行, 新增装机预期上调。 上半年硅料放量带动产业链价格快速下行,根据 Infolink 最新报价,集中式项目 182/210mm单玻 PERC 组件的均价 1.22 元/W; 基于假设条件, 我们测算地面单站的项目 IRR 和资本金 IRR 分别为 10.8%和 25.6%; 若考虑储能, 项目 IRR 和资本金 IRR 分别为 10.3%和 23.7%。 在当前较高的收益率水平下, CPIA 上调全年装机预期, 预计 2023 年全球新增装机 305-350GW, 我国新增装机120-140GW, 行业景气度向好。
新技术百花齐放, 重点布局 XBC 产业链。 市场上存在对光伏行业产能过剩的担忧, 认为会影响未来企业盈利能力。 该担忧已经在估值上有所体现,光伏指数 PE-TTM 降至 5 年以来最低位, 且在所有基金持仓中, SW 光伏设备的占比降至 3.2%。 但我们认为高质量、 优质产能依旧相对紧缺。 “ 降本增效” 推进光伏行业不断进行技术迭代, 当前 PERC 电池已经迫近理论效率极限, N 型替代大势所趋, BC 电池技术有望成为未来主流, 存在结构性机会。
“高效+美观” 构筑 BC 电池竞争优势, 年内超 50GW 产能落地。 高效方面, 与其他晶硅电池相比, BC 电池正面无金属栅线遮挡, 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阳光; 且由于栅线都布局在背面, 能够通过增加栅线宽度或密度来降低串联电阻、 提高效率。 美观性方面, BC 电池目前多应用于分布式市场,全黑组件能够享受美观性溢价。 预计到 2023 年底, 爱旭股份有望形成 10GW的 ABC 产能, 隆基形成 30GW 的 HPBC 产能。
钙钛矿产业化进程加速。 钙钛矿电池是光伏行业第三代薄膜电池的代表, 有望成为终极技术。 与晶硅电池相比, 在理论效率、 工艺、 成本三方面具有优势。 当前协鑫光电、 纤纳光电和极电光能均已实现百兆瓦级产线。
推荐/建议关注标的及投资建议: 建议把握 BC 相关的机构性机会, 关注钙钛矿产业进展。 重点推荐: 爱旭股份、 隆基绿能、 永和智控, 积极关注:帝尔激光、 福斯特、 锦富技术、 博菲电气、 广信材料、 时创能源。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产能扩展带来的竞争环境恶化; 新技术投产不及预期; 国际竞争格局恶化; 国内政策支持力度减弱; 新型光伏电池降本提效速度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