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宏观动态报告:伯明翰破产——茶杯中的风波》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北京时间9月5日晚间,英国第二大城市伯明翰公布了“114条通知”,即宣布政府进入破产状态。这是自去年12月以来英国出现的第三起地方政府破产事件。我们认为英国地方政府当前面临的财政困境既有短期的通胀因素,其背后也存在长期的财政体制问题。
核心观点:
本次财政困境主要源于英国在应对当前高通胀下的财政紧缩政策。我们认为本次伯明翰政府破产不同于其他国家因债务或政府投资失利而导致的债务风险问题,其主要原因还是来源于英国自去年以来的财政紧缩方案,包括降低政府负债、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政府税收。而财政紧缩主要还是来自于目前的高通胀压力。自疫情以来,欧洲面临的通胀问题不亚于美国,英国更是经历了自1990年之后的历史最高通胀水平,去年年底一度高达11%。目前来看虽然整体通胀有所下行,但核心CPI仍处于历史高位。为应对通胀,执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对英国来说是必要的。
破产后续?虽然其政府在通知中被描述为“实质性破产”,但这仅意味着政府不会再做出新的支出承诺,现有的支出承诺将会继续履行。其次,在公告发布的21天内政府需要召开会议讨论下一步的行动和重组方案。而对于伯明翰的财政问题,苏纳克在之前7月份便表示过不会介入。我们判断如果之后英国政府选择介入该问题,也将附加较为严苛的条件,例如解散现有市政府委员会。
在短期通胀问题之外的财政体制问题:英国中央和地方政府过去也长期面临财权与支出事权不匹配的问题。英国中央财权的集中度几乎是国际上最高的国家之一,中央政府税收占比超过90%,地方严重依赖中央的转移支付。除此之外,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也被严格限制于资本开支,2022年地方债务占政府总债务比重仅9.3%。因此,面对财政紧缩带来的支出压力,其地方政府既不具备税收调节能力,又不具备为经常性支出的债务融资能力,只能选择政府破产。
小结:基于以上财政体制问题,英国地方政府面对类似于伯明翰政府的财政缺口时,只能宣布政府破产。而正是由于其地方在财政中的“自主权”较低,其地方政府破产,除了影响本地居民的福利支出之外,大概率不会造成系统性风险。有鉴于此,中国未来在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过程中,政策大方向也是通过债务置换和中央加杠杆来降低地方政府的整体债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