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华安证券《周期板块拖累整体业绩,看好公司远期成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兴发集团(600141)
事件描述
8月28日晚间,公司发布2023年中期报告,公司2023H1实现营业总收入136.10亿元,同比-21.33%,实现归母净利润6.09亿元,同比-83.33%;2023年Q2实现营业总收入70.39亿元,同比-19.32%,环比+7.11%,实现归母净利润1.59亿元,同比-91.75%,环比-64.55%。
公司周期产品景气下行,上半年业绩承压下滑
公司2023H1实现营业总收入136.10亿元,同比-21.33%,实现归母净利润6.09亿元,同比-83.33%。主要原因是公司草甘膦、有机硅、黄磷、磷肥等周期性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下跌,产销量同比亦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产品盈利能力大幅减弱,部分产品出现大额亏损。从销量端看,2023H1公司草甘膦系列产品、有机硅系列产品、特种化学品、肥料、食品添加剂、黄磷、湿电子化学品、磷矿石销量分别为8.15、9.49、12.99、49.07、9.18、1.41、4.31、86.09万吨,同比分别为-19%、-22%、+13%、-3%、-14%、-34%、+31%、+50%;从价格端看,2023H1公司草甘膦系列产品、有机硅系列产品、特种化学品、肥料、食品添加剂、黄磷、湿电子化学品、磷矿石平均售价分别为26727.71、12564.53、10109.77、3297.19、10681.83、24181.20、8171.56、614.03元/吨,同比分别为-56.43%、-42.44%、-39.68%、-0.83%、-12.57%、-20.87%、-18.74%、39.79%。
持续加码有机硅和湿电子化学品,成长板块蓄势待发
有机硅:公司规划建设的2200吨/年微胶囊项目,包括200吨/年光变/温变微胶囊粉生产线、2000吨/年相变、芳香、抗菌等微胶囊乳液生产线,其中一期550吨/年已于3月建成投产,目前已实现批量销售;湖北瑞佳20万吨/年RTV项目(一期)于7月中旬建成后进入试运行阶段;内蒙兴发40万吨/年有机硅单体项目预计2023年底建成;同时,湖北兴瑞8万吨/年功能性硅橡胶项目在建、40万吨/年有机硅新材料项目启动建设,强化了公司有机硅上下游的一体化进程。
湿电子化学品:子公司兴福电子分拆上市申请获交易所受理,目前处于问询反馈阶段,分拆后兴福电子将作为独立电子化学品业务平台,加速公司湿电子化学品业务发展。兴福上海专区在建4万吨/年超高纯电子化学品项目(包括3万吨/年电子级硫酸装置及配套工程,1万吨/年电子级功能性化学品装置及配套工程,公用工程等),兴福宜昌基地在建项目(包括3万吨/年电子级磷酸、2万吨/年电子级氨水联产1万吨/年电子级氨气、2万吨/年电子级蚀刻液)预计在2023-2024年陆续投产,有望打开第二成长曲线。
积极布局锂电新材料板块,锂矿供应充足
随新能源汽车产量的逐步提升,磷酸铁锂装机量比例提升,公司抓住机遇,开拓锂电新材料领域。公司磷化剂项目完成800吨/年中试,正在开展5000吨/年工业化装置设计。控股子公司湖北兴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建20万吨/年磷酸铁项目(一期10万吨/年磷酸铁)”已于近日完成机电仪安装调试及试生产准备工作,生产线已正式全面投产。公司5000立方米/年气凝胶毡项目、参股公司湖北友兴30万吨/年磷酸铁锂一期项目、磷氟锂业10万吨/年电池级磷酸二氢锂项目将于年内陆续建成投产。此外,公司与四川思特瑞规划合作建设年产300万吨锂辉石选矿装置,一期建设60万吨/年,预计2023年10月建成投产。公司已与当地锂矿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公司对于生产的锂精矿享有优先采购权。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28、21.17、29.21亿元(原预测值为45.02、55.35、64.10亿元),同比增速为-73.9%、38.5%、37.9%。对应PE分别为15.90、11.48、8.3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原材料及主要产品价格波动引起的各项风险;
(2)安全生产风险;
(3)环境保护风险;
(4)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