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趋势策略 - 正文

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北交所2周年:云程发韧探新峰,把握稀缺等机遇

来源:开源证券 作者:诸海滨 2023-09-03 15:48: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北交所2周年:云程发韧探新峰,把握稀缺等机遇》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北交所历时两年专精特新“小巨人”特质凸显,北证50PEG市场内领先
2021年9月正式提出设立北交所,距今已近两周年。参考科创50指数走势,北交所走过两年整固期。北交所企业在机械设备、电力设备、基础化工、汽车、医药生物五大领域集中度较高,总计占比达到58.57%,北证50指数同样承袭这一分布特点。对比之下北交所行业分布和专精特新“小巨人”分布有较高吻合度,具有较强的专精特新特性。北交所内目前共有“小巨人”企业98家,前五大行业总占比达到77.55%,65%市值规模集中于5-15亿元。北证50指数平均PETTM为15.40X,202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19%,PEG仅为0.66,低于科创50的0.92以及创业板指的0.95。
机构加码智能制造、改革进入加速期,流动性整体改善但仍有较大缺口
从基金持仓市值变化来看,以民士达、同享科技、苏轴股份、骏创科技等为代表智能制造板块持仓市值增长最为显著,而基础化工、有色金属板块市值呈现较大幅度下降。2023年政策改革进一步加速,2月正式启动融资融券业务、股票做市业务;5月开展可转债相关测试、纳入深市跨市场指数测试;7月证监会发布征求意见稿拟放宽北交所做市商门槛。直连机制下北交所优质企业上市流程进一步缩短。流动性相较2022年已经有了较大提升。2023H1整体平均年化换手率上升至262.24%上升26%。整体成交额总量已经达到2022全年的67%,全年成交额预计达到2698.14亿元,相较2022全年成交额提升37%。但两创对北交所在总市值上的倍数大幅低于总成交额方面的倍数,北交所相较两创的整体流动性缺口仍然较大。
把握四条主线:专精特新定位带来新行业稀缺性标的,高成长企业长坡厚雪
北交所定位于专精特新,而在2023年内上市企业中,中大市值标的占比在整体上升,而从具体标的情况来看,如天力复合、武汉蓝电、宁新新材、民士达等领军企业对于各类细分行业的覆盖更全面,同时带来了诸多来自新兴行业的稀缺性企业。且从上市后表现来看,市场对此类稀缺性标的表现出较大的投资热情。北交所内124家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为增长趋势,106家的2022年营收业绩实现增长。配合较低的市盈率,安达科技、骏创科技、同享科技等15只标的具有高成长价值。
低估值下“发电厂”分红能力强,关注大体量高盈利能力潜力个股
2022年北证A股股息率为1.91%,2022-2023Q1实现总营收及净利润均稳定增长的高分红标的有14家,其中同力股份、优机股份、广咨国际、基康仪器四家股息率超过5%。此类“发电厂”企业估值水平较低,股息率处于较高水平,分红能力进一步显现。至6月30日北交所2022PE为18.2X,分别为创业板的3.6折及科创板的3折。低估值、大体量公司中或有潜力个股,如贝特瑞、颖泰生物、安达科技、同力股份、球冠线缆等。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政策变动风险、公司经营风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