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宏观研究 - 正文

宏观点评:CPI同比转负后政策怎么走?

来源:东吴证券 作者:陶川,邵翔 2023-08-09 16:25: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宏观点评:CPI同比转负后政策怎么走?》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CPI同比转负了,但更值得关注的积极信号是7月CPI环比结束“5连降”后转涨0.2%。在“少见”的CPI转负影响下,三季度可能是今年名义GDP的“经济底”,对于下半年的政策路径有何启示?
以史为鉴,CPI与PPI同比同负后,政策往往会积极应对。我们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四次CPI同比转负时期的经济背景与后续政策:
①1998年:国企部门改革与银行控制不良贷款规模,又正逢亚洲金融危机的发酵,国内就业与需求承压;央行在1998-1999两年间两次降准、多次降息提振融资;财政部同时发行特别国债刺激社会需求。
②2002年:中国加入WTO后海外资金与新技术流入,企业生产降本增效,供给增长快于需求,财政部通过增加国债发行+改革农村税费予以应对。
③2009年:金融危机引发的大衰退冲击中国出口贸易与企业盈利,央行多次降息降准+国常会快速出台“四万亿计划”托底国内需求。
④2021年:疫情反复下的“就地过年”限制消费场景,CPI同比仅在春节期间短期转负,且出口回暖,整体需求压力不大的背景下并无总量刺激出台。
那么这次CPI同比转负后政策可能会有哪些动作:
三季度名义GDP可能为今年的底部:CPI同比持续回落下预计三季度的GDP平减指数仍为负值,名义GDP可能低于4.5%,或成为库存周期、信用周期下的“经济底”(PPI-CPI“剪刀差”,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可能已在6月触底),也凸显政策继续出台以呵护复苏的必要性。
实际利率回升增加降息诉求:虽然央行在6月份刚刚降息10bp,但当下经济回升动能偏缓叠加CPI转负带来的实际利率回升,或成为央行年内第二次降息的考量,以进一步刺激实体融资需求。
低通胀环境增加债务负担:根据IMF的预测,中国非金融部门的总债务增速约为9%,其中地方政府债务或保持15%左右的高增速,在一段时间内持续高于名义GDP同比,利息支付压力不减,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政治局提及的“一揽子化债方案”可能会近期加速落地。
7月具体数据来看:CPI方面,食品项同比转负至-1.7%(前值2.3%)为拖累CPI的主因,其中猪肉价格仍深陷负区间,鲜果与鲜菜因天气扰动因素消退而供给回升,同比读数大幅回落。暑期出行热度较高,服务项环比超季节性上涨0.8%;非食品消费品价格同比约为-1.0%,其中能源价格同比下降6.9%,耐用品价格仍疲软。
PPI环比微降0.2%,同比降幅在高基数逐渐消退下收窄至-4.4%,主要是受需求底部企稳和政策出台后的预期改善影响。分项来看,7月政治局会议前后城中村改造与地产需求刺激预期较强,地产相关的黑色系工业品环比企稳;海外方面受到美国经济强于预期提振,国内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均由降转涨。
风险提示:政策定力超预期;欧美经济韧性超预期,资金大幅流向海外;出口超预期萎缩;信贷投放量超预期。





相关附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东吴证券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