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政策半月谈系列十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脉络几何?》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近期,促民营经济发展意见落地,透出怎样的信号;民营经济支持政策当前脉络几何?本文系统梳理,可供参考。
一、二十大以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支持力度提升,当前已上升为顶层规划
“二十大”以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力度持续提升,当前已上升为顶层规划。全国两会、二十届中央深改委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等均重点提及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破除制度障碍和隐性壁垒等。近期,中共中央发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从营商环境、政策支持、法治保障等六方面,出台31条举措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中央政策指引下,各部委也针对负责领域频频召开企业座谈会或圆桌会议。7月以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等部委“一把手”多次会见各行业企业负责人,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其中,国家发改委7月内三度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提出完善与民营企业交流机制,推动解决民营企业的实际困难与具体诉求。
地方层面,部分地区围绕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召开座谈会、电话会等。其中,民营经济占比居前的福建召开异地商会代表座谈会,浙江则聚焦平台经济发展、举办全省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并出台有关平台经济发展支持政策;四川、云南、辽宁等地方领导班子亦通过召开电话会议、联合调研等方式,释放对当地民营经济发展的支持信号。
二、作为市场经济重要组成,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对短期修复、长期转型均影响较大
民营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就业、税收等多方面占比较高。2021年,私营控股企业数量占总企业数量比例高达96%,且贡献约九成的城镇就业岗位;在减税降费政策加力下,2021年民营经济依旧贡献近六成税收收入,均指向民营经济是我国稳就业、促内需、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参与主体。
疫情冲击下,民营企业经营恶化明显,且当前仍未完全修复。小微企业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四季度现金流无法维持运转的小微企业占比增长至16%,净利率下滑至-2.5%。疫情平稳过峰下,消费场景修复使得2023年一季度小微企业经营情况有所好转,但内需修复缓慢下,小微企业现金流和净利润率仍处于过往同期较低水平。
经营业绩受到的冲击亦传导至投资端,拖累民营企业投资续下滑。2023年上半年,民间投资占比为52.9%、较2019年回落超3个百分点;地产拖累外,制造业、计算机通信等民间投资增速亦持续下滑。考虑到2021年民营企业研发费用与专利申请数占比均在五成左右,民间投资低迷或不仅拖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亦不利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三、针对民营经济发展困境,当前政策从保主体、促进投融资等方面加大支持
考虑到民企数量占比超九成、且多为中小企业,保市场主体或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2022年留抵退税规模高达2.5万亿元、重点投向中小微企业;2023年,税费优惠政策更为精准有针对性,优化对小型微利企业税费减免政策、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税费优惠力度等。现有政策下,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缓税费规模达1.8万亿元。
缓解民企融资约束,促进民间投资也是当前政策重点。8月,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提出延长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期限,引导商业银行扩大民营企业信用贷款规模等。同时,政策亦多次强调加大对民间投资的支持力度,7月下旬,国家发改委出台促进民间投资政策,从民间投资项目、投资要素保障、投资管理机制三方面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法治保障等或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的长期发力方向。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营商制度仍有优化空间,我国创办企业所需时间达8.6天,相比之下,美国创办企业所需时常仅4.2天。此外,针对拖欠民企企业账款等现象,当前政策已进一步强化民营经济权益保障,完善欠款拖欠预防和清理机制。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或不及预期,数据统计存在误差或遗漏。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