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上海证券《计算机行业周报:持续看好AI、数据要素主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市场回顾
上周(7.17-7.21)上证综指下跌 2.16%,创业板指下跌 2.74%,沪深300 指数下跌 1.98%,计算机(申万)指数下跌 5.24%,跑输上证综指 3.08pct,跑输创业板指 2.50pct,跑输沪深 300 指数 3.26pct,位列全行业第 30 名。
周观点
监管鼓励 AI 创新与规范发展,AI 产业发展迈出关键一步。1)7 月 13日,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实行包容审慎和分类分级监管,在技术和治理两个维度更好地统筹发展与安全。2)7月 21日,微软、谷歌、OpenAI、Meta、亚马逊等科技公司与美国政府达成 AI 安全协议,自愿承诺管理 AI 带来的各种风险,以实现安全、可靠、透明的 AI发展。我们认为,中美作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头羊,两国政府先后通过政策与行动支持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规范发展,AI 产业发展迈出关键一步,后续更多垂类行业大模型有望加速涌现,AI 产品发布和各行业应用场景落地进度有望加速。
海外科技巨头公布 AI 应用定价,AI 商业化应用加快落地。1)7 月 19日,微软公布 Microsoft 365 Copilot 的定价,企业账户每用户每月售价为 30 美元,包括 Microsoft 365 E3、E5、商业标准版和商业高级版;此外,微软还发布了企业版 Bing Chat,未来将以 5美元/月的价格提供独立订阅服务。2)7月 20日,Salesforce宣布正式向所有用户开放 AI产品,包括服务 GPT、销售 GPT 和 Einstein GPT 信任层,定价为单个产品每用户每月50美元。海外科技巨头牵头探索AI商业模式,AI+B端标杆应用加速落地,同时国内办公、教育、金融、医疗、自动驾驶等应用场景加快渗透,AI 商业化应用迎来加速期。
AI 大模型与数据共振,数据要素进入政策密集催化期。数据不仅是 AI大模型训练的“原料”,也是垂类行业大模型落地的关键竞争要素之一。数据作为 AI 三要素之一,同时也是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国家顶层给予了高度重视,2019 年我国首次将“数据”列为生产要素,2022 年 12 月数据要素二十条发布,全国各地也在积极开展探索数据要素开放。近期数据要素催化不断:1)7 月 21 日,《广州市数据条例》征求意见,探索数据要素纳入 GDP 核算;2)7 月 18 日,《北京市公共数据专区授权运营管理办法》征求意见,鼓励探索市场自主定价模式;3)7月 13日,长沙发布政务数据运营“二十七条”,强调通过合理规划政务数据运营管理来增加财政收入,数据财政先行先试;4)7 月 4 日,深圳数据产权登记办法落地,明确产权登记主体、行为等。我们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于数据流通的需求与日俱增,国家数据局挂牌在即,下半年或将进入数据要素政策密集落地期;加强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是当前数据要素政策落实的核心突破口,公共数据的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如金融数据、地理信息、交通数据、医保/社保数据、教育数据、供水/供电/供气数据等等。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AI 板块回调较为充分,核心标的性价比有所提升,政策、产业趋势共振之下,持续看好 AI、数据要素主线的投资机会,建议逢低布局。建议关注 1)AI 算力:浪潮信息、中科曙光、工业富联、神州数码、中国长城、海光信息、寒武纪等;2)AI 应用:金山办公、科大讯飞、汉得信息、鼎捷软件、泛微网络、致远互联、太极股份(慧点科技)等;3)AI 安全/监管:启明星辰、安恒信息、永信至诚、三未信安、美亚柏科、人民网、安博通等;4)AI 上游数据要素:太极股份、深桑达、星环科技、拓尔思、三维天地、久远银海、航天宏图等。
风险提示
下游景气度不及预期;政策推进不及预期;技术创新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