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中信期货《海内外经济数据回落,市场震荡承压》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国内宏观:上周公布6月经济数据,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从环比看,二季度GDP增长0.8%,环比增速放缓,且这一数值是近十年同期以来环比增速最低值(2022年特殊情况除外)。国内经济呈现复苏态势,但复苏程度较弱,结构隐患仍存,拉动内需仍需政策组合拳发力。生产方面,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6月份同比实际增长4.4%。在经历了一季度的脉冲效应之后,制造业在订单下滑的背景下依旧采取主动降价去库的策略,生产趋于滑落,但6月PMI与工业增加值均反映生产端边际改善。虽与季末订单集中交付不无关系,但或亦反映成本价格下滑、库存偏低、利润降幅收窄的背景下,生产环境有向好趋势。需求方面,1)上半年社零同比增长8.2%,6月同比增长3.1%,环比增长0.23%,位于季节性低位。消费数据整体不及预期,依旧呈现逐月下滑趋势。受制于偏弱的失业率和居民收入,居民信心依旧不足,低预期下居民消费偏谨慎。2)固定资产投资上半年同比增长3.8%。稳增长发力的背景下,基建与制造业投资维持较高景气度。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0.2%,国有控股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加8.1%。反映利润低迷下,民间企业扩张意愿仍然不足,当前或需关注如何更好撬动民间投资。地产投资表现依旧低迷,上半年同比下降7.9%,降幅较1-5月继续扩大0.7个百分点。其中竣工端持续高增长修复,新开工与施工同比下滑明显,反映相关资金以及保竣工等政策持续发力于竣工端,且结构上挤压前端开施工的资金。总体而言,目前国内经济复苏进程放缓,需求不足仍是最大的难题。生产虽有边际改善,且去库周期时间较长,但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或仍难以开启补库周期。后续政策或从居民收入和企业利润入手,以呵护内生动能的方式拉动内需,从而实现年初经济目标。但从信心的修复传导至商品端仍需要至少2个季度的时间,短期国内商品需求或仍然很难有较大起色。短期关注7月政治局会议、专项债发行进度以及准财政工具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加码。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