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宏观研究 - 正文

宏观点评:房地产软着陆后,美国经济衰退还有戏吗?【勘误版】

来源:东吴证券 作者:陶川,邵翔 2023-06-27 14:18: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宏观点评:房地产软着陆后,美国经济衰退还有戏吗?【勘误版】》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当前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房地产正先于经济软着陆。尤其是二季度以来,以新屋开工和成屋销售为代表的一系列指标持续回暖,亚特兰大联储最新预测在连续8个季度下滑后,住宅投资有望在今年二季度为美国GDP贡献正增长。鉴于美联储一年多来已累计加息500bp,住宅投资在加息周期尚未结束时提前转正,显然是有悖于历史经验的。
历史来看,在GDP的组成部分中,住宅投资的负增长历来是美国经济衰退的最佳预警信号。因此,如果当前的美国房地产正率先软着陆,是否意味着美国经济已经躲过了衰退?这对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又有何影响?
对此,我们考察了自1990年以来的4次高利率导致美国房市大崩溃的原因。由于不同程度的紧缩作用,美国房地产最终“闪崩”的原因都是供需失衡,其中需求端的因素更加关键。
疲软需求,加息幅度和利率水平都重要。在不断走高的利率下,购房需求放缓的传导路径是:高利率—高抵押贷款利率—高利息支付率--购房意愿及需求疲软。具体来看,从加息周期开始,消费者认为买房是个“错误选择”的想法就越来越强烈。
其中2008年为历次以来影响最剧烈的一次:大幅加息425bp过程中,申请抵押贷款人数最大跌幅为63%,新屋销售快速下滑76%。而如果加息是从低利率水平开始,则对购房需求的削弱便不太明显:2018年不仅加息起点低,且加息幅度也不大,所以对地产的影响就较小,房屋销量温和回落23%。
超额供给,是原因也是结果。历史上4次房价崩溃的相似之处都是在加息周期中累计了过量的库存。前期过量的发放房屋建筑许可制导致待售房屋数量激增。过去4次平均增加许可证发放量73%,带动了64%的待售房屋数量。
从历史经验看,需求比供给对地产的影响更重要。2018年,房屋许可证发放数量增加176%,带领待售房屋数量激增146%。但是,由于2018年加息起点低(从0利率开始)+加息幅度并不极端(累计225bp),美国居民购房需求并未被严重削弱。最终在需求的支撑下,房产快速回暖,也帮助美国避免了一次衰退。
这次有何不同?需求经受住了加息的冲击,而供给弱成为乐观的主要理由,这一次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不容易”。需求端,在经历了“史诗级”加息后,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居民对于“负担不起”的抱怨仍明显低于此前衰退前的高位。这与疫情后美国家庭资产负债表明显改善以及就业保持韧性有关。而居民认为当前最主要的限制因素不是房价而是利率,随着加息接近尾声,需求指标都开始触底反弹;二是供给端,低库存加强开发商的建筑信心,无论是营建许可还是新房开工均开始边际好转;除此之外,从国际对比上看,美国住宅投资以及房价的上涨幅度上,远不及加拿大及瑞典,在其他两国地产尚未出现问题时,我们可以不用太担心美国。
但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软着陆让通胀及就业的“隐忧”再起。美国通胀压力迟迟未解,如果房地产成功软着陆,那么美联储抗击通胀及就业的难度无疑将再进一步。在此基础上,政策转向则不会太早,也为未来经济和市场平添变数。
风险提示:地产超预期反弹导致美联储紧缩程度高于市场预期;美联储超预期紧缩导致美国金融体系再次出现危机。





相关附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东吴证券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