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2023年金属板块研究框架》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从大方向上讲,我们团队偏好用商品价格/权益价格的比值作为长周期衡量指标。
这个指标处于1900年以来最底部,可以这么理解该现象:过去10年,相比于权益资产,资金在实物资产的投入比例过低;而这直接导致资本开支不足的问题。
全球能源+材料资本开支自2007年开始逐年上行,2014年达到最高点。之后供给侧改革效果开始显现,资本开支开始下行,即使2020年出现一个小高峰,峰值也远低于2014年,随后又回落至较低水平。
价格的高弹性,本质在于上、中、下游类似“梨型”分布,而并非“直筒型”。
简单而言:上游挖矿、中游加工、下游引领新需求,上、下游进入门槛高于中游。因此,当资金面对投资选择,大多流入门槛较低的中游环节,“梨型”分布因此形成。
中游的产能因此成为杠杆。当供不应求的时候,中游的库存成为需求;当供大于求,中游的库存成为供给。
出清是供给端变为刚性的最好方式。而对于出清品种,价格走势,往往呈现“L”走势。
价格暴跌及长期低迷,导致对资本的吸引力低,最终产业出现破产。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权益资产而言,往往在“破产”迹象后,股价快速启动上行;可以理解为最差的预期已pricein。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