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保险Ⅱ行业点评报告:上市险企5月保费数据点评:储蓄型寿险产品维持高增,车均保费拖累车险增速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保险Ⅱ行业点评报告:上市险企5月保费数据点评:储蓄型寿险产品维持高增,车均保费拖累车险增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事件:上市险企披露2023年5月保费数据,累计原保费增速及对应收入排序如下:中国人保(7%至3414亿元)、中国太平(6%至990亿元)、中国平安(6%至3867亿元)、中国人寿(5%至3986亿元)、中国太保(4%至2103亿元)和新华保险(2%至882亿元)。
寿险:储蓄型产品需求旺盛,寿险行业复苏态势持续向好。2Q23以来寿险业负债端拐点正在验证,寿险保费增速持续回暖。2023年5月,寿险当月原保费增速排序如下:人保寿险及健康(36%)、太平寿险(18%)、新华保险(17%)、中国人寿(16%)、平安寿险及健康险(9%)和太保寿险(5%)。人保寿险5月单月首年期交带动整体新单增速,期交同比大幅增长191.9%(1至4月逐月增速分别为-18.9%、63.4%、109.0%和136.6%),增速逐月抬升得益于疫后居民保费消费稳步恢复和预定利率下调短期储蓄型险种需求提升明显,人保寿险银保渠道是新单期缴的主要贡献。本月太保寿险升级推出太保长相伴(精英版)终身寿险,紧抓居民财富保障与保本收益需求释放。新华保险推出“荣尊世家”终身寿险、“华实人生优享版”终身年金保险两款全新产品。我们预计5月新单保费增长将进一步提速。在预定利率由3.5%下调到3.0%的背景下,居民风险偏好仍旧较低,叠加银行存款利率下调,保险产品竞争力继续提升,保本保息的储蓄型产品契合消费者需求。同时险企优增背景下代理人量稳质升,银保渠道产能提升,预计险企NBV同比增长态势有望延续。我们预计1H23上市险企NBV同比增速排序为:太保(+25%)>平安(+18%)>国寿(+12%)>新华(+8%)。
财险:车均保费下降拖累车险业务增速放缓,2Q23同比和环比车险承保利润整体承压。2023年5月,财险当月原保费增速排序如下:太平财险(14%)、太保财险(12%)、平安财险(5%)、人保财险(3%)。5M23人保财险车险和非车保费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5.9%和10.8%,非车业务占比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至54.1%。5月人保财险车险保费单月同比增速回落至3.9%(4月增速6.1%),主要系受宏观经济承压,新车和续保车业务保全保足率有所下降,车均保费承压。同时商车自主定价系数的浮动范围由[0.65,1.35]扩大到[0.5,1.5]对车均保费仍有轻微影响,但对头部贡献整体影响利大于弊。5月人保财险非车持续高增得益于农险及信保业务单月保费同比高增,分别为18.8%、13.3%。货运险保费表现持续向好,单月同比增速连续四月为正。6月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若购置税减免政策延期如能顺利落地,将进一步强化新能源车中长期增长预期。我们预计2Q23同比和环比车险承保利润整体承压,一方面车辆出险率逐步回升(4月网约车订单总量单月同比增长40%),另一方面费用率受中小主体竞争加剧略有抬头。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保险板块本轮上涨,短期靠中特股催化,中期看负债端拐点验证,长期需要宏观经济持续修复加持。6月以来市场对“降息”预期逐步升温,我们预计月末LPR有望如期下调后,更应关注对政策落地后经济改善预期升温,而不是对险资投资收益率的担忧,当前估值隐含的投资收益率已较为充分反映投资收益率压力。我们认为考虑板块估值性价比重新显现,叠加二季度相对明确的基本面拐点确立,当下建议投资者务必重视回调带来的布局机会。推荐顺序: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
风险提示:1)长端利率持续下行;2)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相关附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人寿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