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宏观研究 - 正文

5月复盘与6月展望:理解总需求政策

来源:中国银河 作者:高明,许冬石,詹璐 2023-06-01 21:03: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5月复盘与6月展望:理解总需求政策》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内容:
在上期报告《盈利底与社融顶:4月复盘与5月展望》中,我们提出企业盈利见底但不回升、需求政策没有增量的两个问题。这个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呼吁总需求政策,这里就又引出了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在4月就把宏观调控的重心从需求侧切换到供给侧?二是总需求政策的有效性或者时滞性,也就是前期投放的货币等政策到什么时候才会见效?三是总需求政策的必要性,或者说,中国经济非要政策的支持与引导,只靠内生力量就不行吗?
第一个问题,宏观调控的重心从需求侧切换到供给侧的创新自主与安全,并不是说短期压力不重要,而是要从全球战略竞争格局来看。对于一个被全方位遏制、围堵、打压的经济体或者企业而言,生存问题是首要的,生活问题和发展问题只能退而求其次。
第二个问题,通胀是货币的问题或供给的问题,但通缩是信心与意愿的问题。相比于凯恩斯说的货币政策像“马缰绳”能控制通胀却不能应对通缩,各国央行所说的“需求端存在时滞”反而是一种相对乐观的说法。财政政策又面临着预算约束和债务约束,灵活性低于货币政策。所以说,还是要等工业品去库存逐渐完成(预计Q3)、美欧停止加息后中国出口到达真正底部(预计Q4)、居民的消费意愿与购房意愿、民营企业投资意愿等进一步修复之后,前期投放的货币才会通过乘数效应数倍驱动总需求的增长,这也能通过收入增长、债务压力缓解等扩大财政政策空间。
第三个问题,中国经济仍然有巨大的潜力。首先面对“卡脖子”问题,我们更应该相信市场内生的力量能够战胜人为的逆全球化。产业链体系一旦成型,制裁往往只是拖时间。手机、新能源汽车、光伏都是;芯片还在抗争之中,但相信也会逐渐找到解决方案。“任何打不倒我的都会使我更强大”。其次,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5.22%(2022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6.7%(2021年),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城市群、都市圈、县域经济仍然潜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这是库兹涅茨周期的主要驱动力量。第三是中国人勤劳、智慧、多元包容,为什么人均GDP只有发达经济体的1/3到1/6,差的是圈子、平台、资源,这也是巨大的提升空间。第四中国企业正在从全球产业链中间的加工环节向上游的研发与设计、下游的营销与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切换,这需要一定时间、一定代价,但也是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经之路。第五是人口层面,疫情的影响消退,生育政策已经形成体系并进入执行层面。很多很多,这几十年来,中国经济一直是在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中度过的。
结论就是,尽管存在短期的压力,但我们对中国经济长期乐观。而且,周期永不眠,短期压力也会在市场中充分定价。当一个多月前说的利空逻辑和现在说的利空没有什么区别的时候,就是一个信号。





相关附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银河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