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华西证券《系列点评三十:业绩加速增长 智能电动齐驱》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伯特利(603596)
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公告: 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核算,公司 2023 年 1至 4 月营业收入同比增加约为 59.66%; 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约为 31.11%;实现扣非净利润同比增加约为 48.35%。
分析判断:
业绩加速增长 新产品增量可期
公司 2023 年 1-4 月营收同比+59.7%(对比 1-3 月营收增速+47.9%呈现加速趋势), 对比中汽协披露的 1-4 月乘用车销量同比+6.8%,我们判断剔除万达后的本部营收同比仍有双位数的较快增长,表现大幅好于行业, 主因公司线控制动、 ADAS等新产品贡献增量,预计后续随着更多在手订单逐步量产,公司业绩有望不断加速。 2023 年 1-4 月扣非归母净利同比+48.4%(对比 1-3 月扣非归母增速+41.3%呈现加速趋势),考虑到万达较低的盈利能力,我们预计该增速主要对应剔除万达后的本部扣非归母净利增速,我们判断随着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的持续优化,利润率有望持续改善。 2022 年以来,公司海外定点加速获得突破,包括轻量化和 EPB,我们预计后续随着墨西哥工厂的量产爬坡,有望获得更多定点。公司将继续深耕国际化,拟发行的 GDR 融资也将助力公司国际化战略的深入推进,目标成为世界汽车零部件百强。
轻量化再获海外定点 国际化全面加速
2022 年以来,公司海外定点加速获得突破, 包括: 1)轻量化获多个定点: 2022 年 10 月,公司获得海外轻量化项目定点7 个,累计生命周期总销售收入预计 9.5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66 亿元), 12 月获得某全球著名整车厂的豪华跑车品牌提供前后铸铝转向节,全生命周期(7 年)销售额 0.24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 1.7 亿元); 2023 年 3 月初, 获得两家全球著名整车厂铸铝轻量化项目定点,总销售收入约 4.1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 28 亿元)。 3 月中旬再获北美某著名整车厂轻量化平台项目,独家供货,项目车型的生命周期内(2025 年-2031 年)产品销售收入累计预计约 31 亿元人民币, 增厚公司利润的同时彰显了公司铸铝轻量化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较强竞争力。根据 2022 年以来获得的轻量化海外定点,我们测算 2025 年将新增收入约 23 亿元以上。 我们预计后续随着墨西哥工厂的量产爬坡,有望获得更多定点; 2) EPB 首出海: 2022 年 12 月, 公司 EPB 和制动卡钳总成获得某全球著名整车厂的 2 个平台定点, 全生命周期(4-7 年)销售额 1.7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 12 亿元)。 公司将继续深耕国际化,拟发行的 GDR 融资也将助力公司国际化战略的深入推进,目标成为世界汽车零部件百强。
整合稳步推进 进击线控底盘
转向布局落地,整合稳步推进。 2022 年 5 月, 公司收购万达45%的股权,成为万达的第一大股东;万达董事会由 5 名董事组成,其中公司有权提名 3 名董事,瑞智联能及万达零部件有权各提名 1 名董事。万达主要生产各类转向器、转向管柱系列产品,主要客户包括德国大众、上汽通用五菱、奇瑞、吉利等。公司正在稳步推进整合, 参考 2016 年以前的财务数据,万达的净利率在 7%-10%,我们认为在公司的整合协同下,万达的净利率有望提升至 10%甚至更高水平,并且也已正式启动了 DP-EPS、 R-EPS、线控转向系统的研发工作。
剑指线控底盘,线控制动国产替代加速。 本次收购将完善公司在汽车底盘领域的布局,丰富和完善公司在汽车安全系统领域的产品线(制动+转向),后续将逐步完善分布式驱动和悬架,最终成为线控底盘供应商,掘金千亿市场,剑指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智能电动驱动线控制动 EHB 渗透率加速提升,公司基于 ESP 量产经验,研发出 One-Box 产品 WCBS( 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在性能上优于目前主流 Two-Box 产品,紧抓博世 ESP 缺芯的窗口期, 2022H1 线控制动新增定点项目数 19 个, 未来有望不断加速。同时公司紧跟行业趋势,启动开发具备制动冗余功能线控制动系统 WCBS2.0,并开展对电子机械制动(EMB)的预研工作,国产替代加速。
投资建议
公司客户和产品结构双升级,短期受益于 EPB 和线控制动等智能电控业务渗透率提升,中长期线控底盘有望贡献显著增量, 考虑到墨西哥工厂逐步量产等,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3-25 年营收为 90.0/121.5/160.3 亿元,归母净利为10.1/14.4/19.4 亿元, EPS 为 2.45/3.49/4.70 元, 对应2023 年 5 月 21 日 63.80 元/股收盘价, PE 分别为 26/18/14倍。考虑到公司未来的成长性及线控制动等新业务的突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原材料价格上涨;客户拓展不及预期;海外拓展不及预期等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