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海通国际《23Q1电池行业更新:动力稳增长,储能略低于预期,新技术不断落地》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23Q1动力电池出货保持稳定增长,储能电池出货低于预期。SNEResearch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达到133.0GWh,同比增长38.6%。宁德时代稳居第一,比亚迪以超过两倍的增幅上升至第二,LG能源排名第三。韩国三家电池制造商(三星SDI、LG和SK)的市场份额合计为24.7%,较去年同期下降1.3%,但总体呈上升趋势,LG能源排名第三,同比增长37.5%,SK排名第五,同比增长5.1%,三星SDI排名第六,同比增长52.9%。2023年一季度,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车量达46.6GWh,同比增长35.9%。其市场份额达到35.0%,稳居全球第一。储能方面,据GGII数据,2023年一季度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总计达到43.9GWh,同比增长28%,其中户储市场出货低于4GWh,不及预期。宁德时代以约14GWh储能电池出货量稳居第一,比亚迪、瑞浦兰钧、亿纬锂能、鹏辉能源居于第二至五位,出货皆超过3GWh。23Q1由于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下游客户多处于观望,储能的需求增长受影响,电池厂商一季度以清理库存为主,同时欧洲电价和天然气价格持续下行,2023Q1能源价格较2022Q3大幅回落,欧洲能源危机的影响有所缓解,居民的户储装机意愿下降,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一季度储能电池出货量不及预期。预计5月后电池厂商排产逐渐恢复,且碳酸锂价格企稳,储能需求的增长回升,2023全年储能电池出货高增长的预期不变。
电池新技术逐渐实现落地应用,多家企业关于钠电池、固态/半固态、大圆柱、麒麟电池及凝聚态电池的产业化进展相继发布。2023年是钠电池产业化元年,钠电池有望用于大规模储能与中低速车市场,目前多家企业发布了最新的钠电池研发与应用进展。1月9日,维科技术公告,钠电规划产能2GWh,投资金额预计6.8亿元,主要面向低速车和储能;2月23日,中科海钠宣布钠电池在江淮思皓EX10花仙子上首次装车;3月3日,派能科技公告,全资子公司江苏中兴派能电池拟于江苏省仪征经济开发区建设派能科技1GWh钠离子电池项目,项目总投资2.2亿元,预计建设周期6个月;3月17日,雅迪华宇发布了极钠1号钠电池,以及钠电池两轮车雅迪极钠S9;4月17日,宁德时代宣布其钠离子电池将首发落地奇瑞车型,能量密度达160Wh/kg,常温下充电15分钟,电量可达80%以上。固态电池是通过采用固态电解质,兼顾了电池的高安全性与高比容量,目前多家企业已发布相应的研发与应用进展,22年5月,国轩高科发布半固态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360Wh/kg,配套电池包达160KWh,续航里程超1000km,预计23下半年批量交付;22年9月,孚能科技正式推出全新的半固态软包动力电池,电芯能量密度达到330Wh/kg;22年11月,卫蓝新能源的湖州年产20GWh固态电池项目签约,同月第一颗固态动力电芯产品下线;23年1月,赣锋锂业公告拟建重庆市涪陵高新区建设年产24GWh动力电池项目,规划包括固态电池,计划总投资100亿;2月,清陶能源与成都郫都区签约建设年产能15GWh动力固态电池储能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100亿元,首条生产线设计产能1GWh。此外,4月19日,宁德时代发布凝聚态电池,采用高动力仿生凝聚态电解质,聚合了超高比能正极、新型负极、隔离膜、工艺等一系列技术,电芯单体能量密度高达500Wh/kg;宁德的第三代CTP麒麟电池已实现配套极氪009、001量产装车,4C快充版麒麟电池也将配套理想首款纯电车型。4月2日,亿纬锂能宣布其4695大圆柱电池将于今年量产交付,亿纬的大圆柱电池46950产品具有350Wh/kg的单体能量密度,支持9分钟超快充。
总结:23Q1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达到133.0GWh,同比增长38.6%,宁德时代、比亚迪、LG能源分别排名前三位。储能方面,23Q1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总计达到43.9GWh,同比增长28%,其中户储市场出货低于4GWh,不及预期。宁德时代、比亚迪、瑞浦兰钧、亿纬锂能、鹏辉能源位居前五位。海外电动车市场仍处于高增速,中国电池厂商出海持续推进;23Q1由于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储能的需求增长受影响,同时欧洲电价和天然气价格持续下行,欧洲居民的户储装机意愿下降。预计5月后电池厂商排产逐渐恢复,且碳酸锂价格企稳,储能需求的增长回升,2023全年储能电池出货高增长的预期不变。电池厂商的电池新技术逐步实现落地应用,包括钠电池、固态/半固态、大圆柱及凝聚态电池等,其中钠电池有望用于大规模储能与中低速车市场,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兼顾了电池的高安全性与高比容量,麒麟电池与大圆柱电池有很高的电芯能量密度以及良好的快充性能。
投资建议:建议重点关注目前业绩增长确定性高的锂电板块,关注锂电池龙头企业的底部投资机会,包括动力和储能电池的一二线电池厂商宁德时代、亿纬锂能、鹏辉能源、国轩高科、比亚迪、派能科技等。
风险: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储能需求增长不及预期,电池价格战的影响加剧。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