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华西证券《信创与AI双轮驱动,中国芯未来可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海光信息(688041)
事件概述
2023 年 4 月 18 日公司发布 2022 年年报, 2022 实现营业收入 51.25 亿元,同比上升 121.83%。 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8.04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45.65%。
分析判断:
公司业绩快速增长, 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2023 年 4 月 18 日公司发布 2022 年年报, 2022 实现营业收入 51.25 亿元,同比上升 121.83%。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8.04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45.65%。我们认为其主要原因是, 公司围绕通用计算市场,通过技术创新、产品迭代、功能提升等举措,不断提升产品竞争优势,同时, 国内信息产业发展以及众多行业对国产服务器需求的大幅增加,促进了公司营业收入规模的进一步增长。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迭代新品实现商用, 2022 年公司研发投入 206,710.08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30.42%, 报告期内,公司推出了 CPU 新产品海光三号,下一代CPU 产品海光四号、海光五号, DCU 产品深算二号、深算三号研发进展顺利。海光 CPU 和 DCU 产品的性能优异,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我们预计,随着公司业务转型持续深化, 2023 年公司收入增速将进一步攀升。
全面布局国产生态,产业高效协同发展
公司积极构建基于海光 CPU 和海光 DCU 完善的国产软硬件生态链, 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云计算平台软件、人工智能技术框架和编程环境、核心行业应用等方面进行研发、互相认证和持续优化。 报告期内,海光CPU 系列产品海光二号为主力销售产品,海光三号已经实现小批量销售,海光四号、海光五号处于研发阶段。公司海光 CPU 兼容国际主流 x86 处理器架构和技术路线,具有优异的系统架构、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丰富的软硬件生态等优势。海光 CPU 具有通用性和产业生态,已经大规模应用于电信、金融、互联网、教育、交通、工业设计、图形图像处理等领域。海光 CPU 既支持面向数据中心、云计算等复杂应用领域的高端服务器;也支持面向政务、企业和教育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中的中低端服务器以及工作站和边缘计算服务器。 我们预计,在信创大背景下,公司 CPU 业务有望持续发展。
AIGC 背景下, 公司 GPGPU 产品来黄金发展周期
大模型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辅助式人工智能向通用性人工智能转变的坚实底座,算力是打造大模型生态的必备基础,平台是算力的桥梁。大模型开启算力军备赛,大模型参数呈现指数规模,引爆海量算力需求。 公司属于 AI 算力龙头, 其中海光 DCU 系列产品深算一号为公司 GPGPU 主要在售产品,深算二号、深算三号处于研发阶段。 海光 DCU 属于 GPGPU 的一种,采用“类 CUDA” 通用并行计算架构,能够较好地适配、适应国际主流商业计算软件和人工智能软件。海光 8000 系列具有全精度浮点数据和各种常见整型数据计算能力,具有最多 64 个计算单元,能够充分挖掘应用的并行性,发挥其大规模并行计算的能力,快速开发高能效的应用程序。海光 DCU 主要部署在服务器集群或数据中心,为应用程序提供性能高、能效比高的算力,支撑高复杂度和高吞吐量的数据处理任务。 我们预计,在 AIGC 大背景下,公司 GPGPU 产品有望迎来爆发!投 资建议
根据公司 2022 年年报业绩披露, 维持 2023 年-2024 年营收预测 78.01 亿/101.81 亿元,新增 2025 年营收预测为 130.32 亿元, 维持 2023 年-2024 年 EPS 预测 0.64 元/0.87 元,新增 2025 年 EPS 预测为 1.14 元, 对应 2023年 4 月 24 日收盘价 89.27 元, PE 分别为 139.4/102.6/78.5,依旧坚定看好,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核心技术水平升级不及预期的风险、 AI 伦理风险、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风险。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