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2022年年报&2023年一季报点评:业绩不及预期,平台化产品交付元年、利润拐点可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英搏尔(300681)
投资要点
2022 年/2023Q1 营收同比+106%/-27%,利润端仍未实现盈利,交付端与业绩均不及市场预期。 公司 2022 年实现营收 20.06 亿元,同比+106%;实现归母净利润 0.25亿元,同比-47%;扣非归母亏损 0.29 亿元,同比-318%, 其中信用减值达 1.25 亿元(威马、雷丁计提 1.01 亿),股权支付费用为 0.20 亿元。 2022Q4/2023Q1 分别实现营收 6.29/2.58 亿元,分别同比+21/-27%;实现归母-0.08/-0.13 亿元,分别同比-127%/-169%;实现扣非归母-0.29/-0.16 亿元,分别同比-199%/-930%。 因原材料涨价、减值等影响,利润端不及市场预期。 23Q1 因燃油车降价、车企客户消化年底库存、特斯拉降价等影响,订单交付不及预期。
毛利率因价格&成本、产品结构而带来压力,费用端仍在持续提升,今年起前期投入有望初显曙光。 2022 年毛利率 16.22%,同比-4.50pct;其中新能源车/场地车及其他毛利率分别 9.69%/49.03%,同比-1.37pct/-4.20pct。分季度看, 2022Q4/2023Q1 毛利率分别为 22.51%/16.98%,同比+2.30pct/+0.81pct,环比+11.15pct/-5.53pct。 22 年毛利率下滑主要系: 1)价格端: 下游车企“内卷”加剧、降本诉求强,同时电驱动公司竞争加剧,通过规模优先、价格策略以提升市占率,定点价格有所让步; 2)成本端: 原材料永磁体、硅钢、 半导体器件价格同比 21 年处在高位,公司为保交付,高价购买 IGBT 等材料。 3)结构性影响: 毛利率相对低的驱动/电源总成产品收入占比提升。 展望后续,利润端有望稳步提升至合理水平: 1)具备成本和平台化规模优势的“集成芯”供货占比有望提升,替代定制化程度高、规模效应差、价格持续年降的老产品; 2)加速 IGBT 等成本项国产替代进程; 3)提升“集成芯”自动化率。 2023 年 4 月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集 8.17 亿元,进一步加码产能( 7.17 亿用于新能源车动力总成自动化车间建设,其余补流)。
客户&产品结构优化(核心看点是今年“集成芯”会放量),在手订单饱满, 节奏上23H1 交付有压力、 22H2 有望放量:
分产品来看, 1)总成产品收入占比超 60%,其中驱动总成出货 8.0 万台、营收 5.6亿元,分别同比+144%/+156%;电源总成出货 57.3 万台、营收 6.7 亿元,分别同比+169%/+138%;新技术方面,目前已完成扁线电机/碳化硅电控产线建设。 2) 单体产品(电机电控) 收入同增 13%,常规产品外, 双电机混动控制器 22H2 成功交付上汽通用五菱多款混动车型,铸铝转子异步电机配套高端四驱车、成功量产。 2023年供货结构往“集成芯”产品切换,平台化设计&制造有望带来成本端的降低。
分车型来看,新能源车 22 年实现营收 16.0 亿,同比+149%,占比提至 80%, A 级/A+级车型营收占比大幅提升。 乘用车方面, 来自吉利(主要)、 五菱、小鹏等 15+客户多款定点车型持续放量, TOP5 客户销售额占比 64%。“集成芯”也已定点上汽大通、吉利等客户,处于量产爬坡阶段, 23H2 有望实现放量。 商用车方面,为头部企业定制一体化后桥方案、积极开发油冷碳化硅驱动总成,切入重卡、皮卡等领域。场地车及其他营收 2.6 亿,同比+64%, 新增登高车湖南星邦等客户。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因公司业绩&Q1 交付端不及预期,我们下调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31 亿元( -0.74) /3.15 亿元( -0.40) /5.28 亿元,同比分别+432%/+141%/+68%,对应现价 PE 分别 35 倍、 15 倍、 9 倍。因公司今年起交付顺利情况下, 利润有望迎来较大弹性, 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乘用车相关产品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涨价风险、价格竞争加剧
相关附件